紡織業轉型升級箭在弦上
國務院常務會議2月4日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2月5日表示,作為支柱性民生產業,紡織業在新時期的進步,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打下牢固基礎。這份規劃將成為中國紡織業加速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推進劑。 民生支柱產業受到國家高度重視 2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紡織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為中國紡織業發展開辟巨大市場。目前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23%,內銷占77%。如果中國區域經濟差距拉近,農民達到目前城鎮水平,那么僅農村衣著消費增長額就會使全國衣著支出總額比目前擴大2.7倍。與此同時,紡織業技術進步、結構調整、提高國際競爭力必然為農業、重化工業、電子通訊業、其他第3產業創造新內需市場。 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紡織業從業人數比重在1980年占4.8%,1990年占8.84%,2000年占12.28%,2007年則提高到14%。紡織業從業人員從1978年的337萬人增加到現在的2000多萬人,從業人員中80%左右來自農村轉移勞動力。 如今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出口國、消費國,纖維加工量占全球的40%以上,出口額占全球出口貿易的1/4以上,人均纖維消費量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國際金融危機令紡織行業陷入嚴重困境 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沖擊,對外依存度高的紡織業首當其沖。雖然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及時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消化各種不利因素影響,確保紡織業保持一定增長,但是國際金融危機對紡織業沖擊遠遠超過行業承受能力,紡織業各項經濟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出現像華聯三鑫、江龍控股等龍頭企業停產、倒閉情況,許多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數據,2008年我國紡織生產增速持續下降,9月份后生產下滑趨勢更明顯。2008年全年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幅同比下降6.2個百分點。同時投資繼續下滑。1-11月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2472億元,同比僅增長8.8%,增速同比大幅下滑22.2個百分點;全行業新開工項目5647個,較上年同期減少370個。 受外部需求萎縮影響,2008年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持續放緩。2008年全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1851.6億美元,同比增長8.1%,增速同比下滑10.9個百分點。 盡管紡織業通過技術創新、加強管理,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管理成本,但是仍然難以消化需求增長放緩和要素成本上漲增加成本,2008年前11月我國紡織業經濟效益增速同比大幅下滑,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利潤1042億元,同比下降1.8%,增速下滑38.8個百分點;利潤率3.5%,較上年同期下降13.7%。 紡織業由大變強任重道遠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經濟運行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將進一步增多,形勢依然嚴峻。但是國家采取“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政策、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臺,將積極帶動國內需求穩步增長,恢復經濟增長信心,有利于紡織業保持基本穩定。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孫瑞哲透露,在這份規劃的指導和推動下,未來3年我國紡織業將積極應對知識經濟挑戰,推動重點科技攻關、研發成果轉化和推廣,推進全行業產品差異化水平,從纖維材料、生產工藝裝備到最終產品,加大企業自主研發強度,提高產學研和產業鏈集成創新水平,加大技術改造規模,大力普及先進工藝和產品功能、性能創新,提升質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