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有利于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提出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場,穩定國際市場份額,并確定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2月5日表示,這份規劃出臺使行業投資信心更足,發展希望更大,未來3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有望實現年均增長8%,國際市場份額提升潛力很大。 規劃提出,要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200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提高3個點,就有效抑制出口下滑勢頭。出口公司微利經營,出口虧損企業再獲1個點出口退稅,可能就不虧損。”許坤元表示,這項普惠性政策有利于促進出口,將直接“拯救”一大批中小企業。 這份規劃提出,要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許坤元表示,全球性經濟危機會使紡織品服裝需求總量減少,這對中國出口非常不利。但是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調整產品結構,中國紡織品國際份額還可以繼續提升。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08年全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1851.6億美元,同比增長8.1%,增速同比下滑10.9個百分點。 盡管200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出現回落,但是長期以來,國際市場對質優、價廉、物美的中國紡織品服裝高度認可,中國紡織品服裝國際市場份額并沒有減少。以美國為例,200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國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但是份額卻增加1%。 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價格在出口中成為非常敏感的因素。目前國際市場高檔名牌產品消費大幅下降,而大眾化產品消費比重持續上升。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認為,消費結構向低端產品轉變,廉價產品供應商在銷售額增長方面會成為贏家。“中國企業應當及時跟蹤、順應這種轉變。” 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還提出,要優化區域布局。東部沿海地區要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產品。推動和引導紡織服裝加工企業向中西部轉移,建設新疆優質棉紗、棉布、棉紡織品生產基地。 比較優勢升級和梯度轉移是中國比較優勢延續并提升的2大趨勢。中國當前有13.2億人口,城鄉差別、區域差別、生產力差別將長期存在,城市化進程還很長,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紡織業決定紡織業比較優勢將繼續發揮作用。 “中國國情決定比較優勢梯度轉移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巨大空間,將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向國內欠發達地區轉移,形成跨地區產業鏈,既保持國際競爭力提升,又拉動欠發達地區的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說。 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009年進入無配額時代。經過30年發展,全國140多個紡織產業集群實現專業化分工,中國紡織業技術裝備水平、產品開發水平,特別是產業配套水平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替代的。 許坤元透露,在這份規劃中,未來3年中國紡織業欲達到3大目標:出口保持8%增速,紡織業生產保持13%增速,國內市場衣著類消費保持20%增長。“如果這3大目標都能夠實現,將為中國新增200萬個就業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