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振興規劃水落石出 中國紡織企業能否以此獲救?
專家認為,紡織企業更重要的是技術改造、提升質量、品牌知名度。
“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苦等多時的紡織業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于在昨日拍板定案。 2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中提出,加快振興紡織業,必須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鞏固和加強對就業和惠農的支撐地位,推進我國紡織業由大到強轉變。 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 紡織業振興規劃主要圍繞5個中心點展開:一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二要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三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四要優化區域布局;五要加大財稅金融支持。 其中最讓紡織企業關注的則是規劃中提出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雖然并未能提升到17%,不過按照2009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按照6.5估算,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上調1個百分點,就代表著為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獲得76億人民幣退稅額。不考慮其他變動因素,在企業實行25%所得稅情況下,因為出口退稅率調整將讓紡織全行業增加約57億人民幣凈利潤。 不過業內人士客觀提出,出口退稅率即使提升,恐怕也難以阻止紡織業出口增速下降甚至絕對值下滑。 1家紡企上市公司高管計算道:“出口退稅率之前就已經提升過,但是在提升后外商就會和企業討價還價,借此壓低紡織品價格,所以對企業利潤提升并無太大幫助。” 杉杉股份代明華更是反映:“根本問題是要加強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這樣才能提高企業對外議價能力。” 規劃細節中提出,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紡織企業不希望再靠數量取勝 先后采訪幾家紡織業上市公司,多家公司高管表示,企業早已經開始自身產業升級和自主品牌開發,而且已經頗有成效。 其中孚日股份證券代表張萌就表示,公司已經退離靠數量取勝思路,轉而生產高質量產品,走高端路線,而且收益可觀。 據了解,我國倒閉的紡織企業多數屬于擁有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的企業,這類企業只能生產低質量紡織品,主要靠數量來取勝。但是在這次規劃中表明,要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對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困難企業給予優惠支持。 有淘汰才有進步,高質量產品已經成為現今紡織市場的寵兒。但是多數中、小紡織企業都是以生產低質量產品為主,即使有企業想換新設備搞產業升級,也會因為資金緊張望而退步,最后也只能倒閉或被兼并。 不過有實力的紡織企業對兼并重組困難企業并不感冒。張萌認為兼并這些困難企業是賠本買賣,他算了筆帳:“像這類企業都是落后產業,機器設備都是該被淘汰的,即使孚日股份兼并過來也是無用,而且公司并不想以規模取勝,因此并無兼并重組想法。” 顯然孚日股份對于兼并重組困難企業興趣缺缺,怕因此虧本。但是報喜鳥與孚日股份作風不同,報喜鳥雖然在2008年收購新馬,但是董事長秘書方小波說:“如果有合適企業,報喜鳥會考慮收購,但是公司在收購前會謹慎調研。”要收購1家企業并不容易,要考慮多方面因素。 方小波認為,雖然目前已經到收購時機,但是他也提到報喜鳥現在要想收購企業的話,手頭還有些拮據,如果等公司資金充足并有適合報喜鳥發展前景的企業的話,會考慮出手。 產品銷售瓶頸仍難解決 不論是提高出口退稅率,還是加強技術改造等等措施,其實紡織企業最關心的還是自家產品銷售問題,因為這直接與企業利潤掛鉤。 雖然這次規劃中第1條就提出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擴大國內消費,開發新產品,開拓農村市場,促進產業用紡織品應用,但是真要實現這一想法并不容易。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紡織業增加值比2007年增長10.3%,增幅同比回落6.2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7779億元,增長4.7%,回落9.5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不樂觀的指出,對于管理層而言,調控出口空間已經不是很大,即使是通過提高出口退稅率等各種手段刺激出口,恐怕仍然無法阻止出口增速下滑。 國際環境對我國紡織品外銷起著舉足輕重作用,而我國紡織企業也對此一籌莫展,只能擺出觀望態度,希望國際環境能早日回暖。 相對于外銷無能為力,業內人士支持規劃中提出的擴大內銷一途。但是方小波并不看好規劃中提出的開拓農村市場,他表示:“與家電下鄉不同,以前農村有家電的人家少,所以能有成效,但是服裝不同,農村早已經存在類似于服裝集中農貿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