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韋曾經是非洲大陸的產棉大國之一,迅速發展的棉花生產帶動了當地紡織業的崛起,英國、美國等國家的紡織企業紛紛在津投資建廠。上世紀90年代末,由于津巴布韋政府實行“快車道”土地改革,西方對津實行制裁,津棉花產業和紡織業隨著國家經濟的衰退,不斷萎縮,到目前,因為外匯短缺,投入不足,許多大農場已經停止播種棉花,年產量只剩下幾萬噸,一些大的紡織企業已經停產。
中國與津巴布韋有著傳統友好關系,近年來,特別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以來,兩國經貿合作步伐不斷加快,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家中國企業涉足津巴布韋的紡織業,究其原因,主要是津巴布韋目前的政治、經濟形勢不穩定,再加上西方對津的大量負面報道,使得國內一些有投資意向的企業一直在觀望,沒有實際的舉動。
一些權威人士認為,雖然津巴布韋目前處于經濟困難時期,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正是大膽出擊的良好時機。
一是津政府的“向東看”政策對中國以及亞洲一些國家的企業網開一面,提供了非常優惠的政策支持,在津巴布韋的中國獨資和合資企業可提留70%—95%的出口外匯收入。
二是西方國家對津實行制裁影響到他們的企業,一些西方企業在其政府的指令下或停產關廠或撤資減產,這為中國企業騰出了投資發展的巨大空間。
三是中津農業合作方面已經有了像煙草合同種植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津政府和農民在棉花種植方面嚴重缺乏資金和投入,如果中資企業在投資發展紡織業的同時直接投資上游產品,不僅可以保證低價格的原材料供應,還可以拓展自身的發展道路。
四是津巴布韋有較好的基礎設施,盡管多年失修,但只要有資金,很快就能恢復起來。最近,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駐津工作組組長馬振安在一次中資企業座談會上呼吁中國企業要排除干擾大膽地來津投資,搶占灘頭。國開行不但沒有因為津的政治形勢降低對津的評級,反而調高了評級。他說,如果錯過了良機,等到津的形勢穩定,經濟恢復之后再來投資,中國企業在這里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當然,任何投資總有風險。津巴布韋目前在宏觀和微觀經濟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金融、價格、匯率管理等方面出現嚴重失衡,尤其是匯率和價格管理混亂,企業需要尋求非正常途徑來規避風險。但從總體上來看,津巴布韋有良好的發展經濟的基礎,中國企業在津有特定的優勢,中資企業在津獨資、合資方面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中國產品在當地也有一定市場,因此中國紡織企業來津投資建廠或通過收購當地企業(主要是白人企業,因為津巴布韋紡織企業基本上是白人創辦的),有望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