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維新”:一個強縣的紡織“保衛戰”
“世界是平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在描述新一輪全球化特征時說。但事實上,對于紹興縣商人來說,把自己的布匹送往美國,踏上的并非是一條通途。 不熟悉國際貿易游戲規則,使得由農民轉化而來的商人的出口需借助層層中間商;而對于海外采購商而言,他們首先到達的是像廣州、上海這樣的貿易門戶。因此,在潮水般出口的表象掩映之下,存在的一個事實是:當時的紹興縣與海外采購商,仍處在兩個相互割裂的世界中。 在出口陷入薄利的時分,中國輕紡城作為一個交易市場,本身也陷入了激烈的競爭之中。2000年以后,因為紡織品出口的大好形勢,全國各地掀起了一場輕紡市場的“造城運動”,并在隨后的幾年間,中國輕紡類交易市場的面積擴張到了1300多萬平方米,出現了嚴重的供應過剩。市場本身,出現了優勝劣汰的格局。 紹興縣委書記徐煥明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紹興縣啟動了中國輕紡城“二次創業”。把提升發展中國輕紡城,作為紹興縣的立縣之本、紡織產業的立業之本和柯橋縣城的立城之本。圍繞這一目標,紹興縣確立了一個稱之為“12345”的總體思路。其中的一項內容是,接通紹興縣與海外采購商之間筆直的貿易通道,縮短貿易鏈,削減中間商的層層利潤擠壓,從而讓布商在家門口和海外買家們做成生意。 為提升市場競爭力,紹興縣啟動了市場群建設,政府投資50多億元,變原有以化纖面料為主的交易場所,為一個將所有紡織要素納入交易范圍的市場群。市場交易包括輕紡原料、紡織面料、家紡服飾、服裝輔料、紡織機械等產業鏈所涉的內容。 現在,新的市場群分南、中、北、西四大板塊,囊括有歷史沿革下來及新建的大小20多個市場,其中不少是全新的市場業態。如中部的國際貿易區,采用“交易模式公司化、運營方式國際化、交易主體全球化、交易時間全天化”的理念,將其打造成以網上交易和跨洋交易為主的全球化紡織貿易大平臺。 與此同時,紹興縣為中國輕紡城的“二次創業”推出了一份一攬子的運作方案:2007年10月,經商務部正式授權發布中國第一個紡織指數——“中國柯橋紡織指數”,讓中國輕紡城成為全球紡織商人判斷產業變化的“風向標”;2008年10月,經過國務院批準,舉辦一年兩屆的國家級展會——紡博會,并赴全球各地進行招商,著手將其打造成全球著名的紡織品采購大會,成為紡織業領域的“廣交會”。 創意產業的翅膀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這輪金融危機中,因為中國輕紡城交易的紅火,紹興縣紡織業也正在經歷一個“去泡沫化”過程。在去年金融危機最為肆虐的時期,紹興縣的兩家大型紡織企業“華聯三鑫”和“江龍印染”倒下,而其倒下的原因并不在于紡織業本身,是因為涉足期貨、利用紡織工廠母體融資投資其他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