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棉紡產業集群向“兩率”要效益
訪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 棉紡織行業是我國紡織工業中重要的基礎行業,也是最大的行業。棉紡織產業集群以生產紗線、坯布、色織布和牛仔布為主,是紡織工業發展的基礎。目前,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確定的棉紡織行業產業集群試點有21個縣(市)、鎮,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廣東、湖北、山東和福建等省,在行業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08年的嚴峻形勢下,棉紡織行業產業集群情況又如何? 現狀:兩極分化愈加嚴重 據統計,2008年1~8月份,棉紡織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92億元,增長16.97%,增幅下降了7.5個百分點;利潤220.65億元,增長15.8%,增幅下降了28.7個百分點。分析表明,2008年棉紡業利潤的增長是靠行業中1/3企業(3594家)實現的,這1/3的企業實現利潤213.3億元,占棉紡業全部利潤的96.7%。而另外2/3的棉紡企業卻面臨嚴重困難,利潤只有7.3億元,平均利潤率只有0.23%,比紡織全行業略好一些。棉紡業虧損企業虧損額36.5億元,比2007年增加71.89%。以上數據表明:棉紡業兩極分化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行業協會:加強調研培訓做好服務工作 徐文英副會長向記者介紹,針對棉紡產業集群2008年的情況,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國家宏觀形勢和如何增強企業競爭力等角度對集群地企業進行大面積的培訓。比如中國織造名城浙江省蘭溪市、中國織造名鎮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中國棉紡織蠟染名城山東臨清市、中國棉紡織名城山東省夏津縣等幾個產業集群,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的積極引導和支持下,組織了多次企業管理、生產成本、工藝、技術和新原料等方面的系統培訓,并且對國家時時出臺的政策、措施進行解讀,讓企業更好地了解當前形勢。 另一方面就是行業協會2008年加大了對集群的調研力度,了解集群發展遇到的新問題、集群企業遇到的新情況等,為企業鼓勁,幫助企業樹立信心。無論是2008年3月份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的6省市大調研活動,還是下半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組織的多次調研,都為協會取得第一手資料提供了極大幫助,協會從中分析問題,找出解決辦法,給各集群提供各種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 集群:發揮優勢應對困難 采訪中,徐文英談得最多的是如何發揮集群優勢,在發展好集群自身的前提下,帶動全行業的發展。他說,棉紡產業集群有著不同于其他產業集群的特點,表現為紡紗企業較大,織造企業相對較小,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大多為私營企業,分工明細,產品結構轉型比較容易,所以,棉紡產業集群應該最大限度地深挖自身特色優勢,增強產業競爭力,從而緩解各方面的壓力,確保集群穩定健康發展。他總結了各集群地在2008年“攻堅戰”中的幾方面成功經驗。 發展核心品牌 福建省是我國重要的男裝休閑服飾生產加工基地,其服裝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紡紗、織布、印染等產業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福建省通過打造服裝知名品牌,擴大影響力,以服裝產業的發展來拉動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目前,在晉江和石獅區域內已經形成了以服裝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涵蓋化纖、紡織、織造、染整、成衣加工、輔料生產及市場營銷等各個領域。 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 在當前形勢下,企業加大了對自身潛力的挖掘,以緩解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江蘇一些棉紡產業集群地的企業通過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有效增加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提高了自身的競爭力。又如,廣東省開平市牛仔布年產量近2.5億米,出口量占全省的1/3,織機無梭化率達100%。在目前的嚴峻形勢下,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同比持平,產品銷售順暢,原因是開平牛仔布織造技術水平較高,牛仔布產品質量以中高檔為主,所以市場得以保證。大小企業協同發展 扶持重點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走共同發展之路,一直是棉紡產業集群發展的一個亮點。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和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鎮政府大力扶持棉紡龍頭企業,以帶動、促進其它中、小企業共同發展,收效明顯。鄒平縣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及塘橋鎮華芳集團資產規模分別占該縣(鎮)紡織企業總資產的80%和60%,企業以棉紡織為核心,是縣(鎮)紡織產業的第一大支柱企業,該縣(鎮)的其它中小企業利用其規模較小、靈活、多變的特點,開發特色產品。目前,圍繞鄒平、塘橋縣(鎮)近千家各類規模的紡織企業共同發展,促進了當地紡織產業的穩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