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連續上漲,4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首度破“7”進“6”。7月底開始,人民幣單邊升值結束,處于盤整態勢。
廣州一家發動機配件出口公司的負責人呂先生說,匯率變動對出口企業會造成很大的風險,因此一些訂單會采取遠期鎖匯以鎖定匯率風險,但在2008年上半年美元持續貶值的情況下,遠期鎖匯合約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而廣東汕頭一家玩具公司負責人陳先生也說,2008年秋交會期間,由于歐元的貶值,使得他們做的一筆歐元結算訂單遭受了10萬元的匯兌損失。“如果出口結算采用人民幣結算,這層風險就可以大大降低了。”
日前有消息指出,中國已經跟周邊8個國家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的協議,出口業務實現人民幣結算距離外貿企業越來越近。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部分廣東外貿企業對這項試點措施的反應卻較為平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境外人民幣兌換困難,客戶在貿易中仍然優先選擇美元結算。
呂先生說,公司目前跟香港地區的貿易量大大下降,主要出口中東、東歐和俄羅斯等國家,與這些國家的客戶的貿易一般都只能采用美元結算。在廣交會的時候曾經嘗試與客戶使用人民幣結算,但客戶不同意,因為人民幣在他們的國家很難兌換。
佛山一家陶瓷企業出口業務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該企業出口一般都是用美元或歐元結算,其他貨幣幾乎沒有,也很少跟客戶討論用人民幣來結算。理論上用什么貨幣都可以,這主要取決于客戶是否接受以及境外客戶銀行是否有充足的人民幣供應,但客戶反映在境外兌換人民幣極其困難,所以基本拒絕以人民幣結算。人民幣要成為世界貨幣,理論上是可行的,但道路還很漫長。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加利事業部總經理鐘浩森表示,該企業在第104屆廣交會上的訂單85%以上是用美元結算,大約10%用港幣結算,5%以歐元結算。
鐘浩森說:“之前出口是為了儲備外匯,所以結算時幾乎都是用美元,假如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可以考慮用人民幣結算。”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區域經濟專家封小云表示,人民幣結算試點是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首次嘗試,內地與港澳地區已有CEPA協議,與東盟也已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原先已有的自由貿易區域的基礎上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有利于這些區域間企業節省外匯結算成本。
目前出口形勢不樂觀,加上美元匯率波動比較大,相當部分企業和機構有用人民幣結算的需求。封小云認為,要實施這項措施并不難,之前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在最近幾年與港澳地區以及東盟等地區更加緊密經貿合作過程中,內地旅客到這些地區消費時也已開始使用人民幣支付,而且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具有迅速推動人民幣結算的能力。
據了解,粵港貿易過程中,目前以人民幣來結算屬于極少數,主要集中在一些小數額商品交易中。在廣東從事服裝生產及貿易的港商王毅生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該企業目前與境外客戶主要還是以美元或港幣來結算,主要是目前對方客戶兌換人民幣來支付比較麻煩,將來是否采取人民幣來結算,將取決于客戶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