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配額時代 紡織產業安全工作需前置化
2009年1月1日,中國紡織品出口進入了“無配額時代”。這個消息應當為中國紡織業帶來一縷陽光,但據了解,國內紡織界并未對配額取消后的美國等市場抱過大的希望。 2005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全球紡織品貿易一體化一度使配額限制取消,但好景不長,6個月后,由于中國紡織品出口增長過快,歐盟再次使出貿易保護的大棒,美國人也隨之仿效,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2007年底,《中歐紡織品貿易諒解備忘錄》到期,但為避免出口激增再現,2008年輸歐紡織品采取了雙邊監控的辦法。隨著《中歐紡織品貿易諒解備忘錄》的到期,屢屢受傷的中國紡織服裝業已不再對配額的取消寄予過多的希望,因為他們已懂得,配額取消并不意味著出口不受限制。 這么多年來,中國紡織企業終于在國際貿易的風風雨雨中明白了很多道理。 其一,沒有資源、技術的整合提高,就會喪失原有的競爭能力。我國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傳統行業,正在受到周邊新興國家的挑戰,傳統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變化,產業國際競爭力逐漸弱化。一個國家僅憑某種獨立的能源、資源、技術、人力等豐厚資源,并不能自然形成國際競爭能力。俄羅斯有技術,中東有能源,非洲有資源,但都沒能成為世界霸主;日本、德國等沒有資源,但是可以成為世界強國;美國可以成為世界霸主。究其根源,成為世界強者的,必定要整合資源和技術優勢,形成綜合產業能力,從而產生了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其二,沒有對出口秩序的監控,就會遭受更多的貿易壁壘。出口激增,遭遇圍堵;競相壓價,遭遇摩擦;自我損害,損失重大。紡織企業正是在生產和出口實踐中遇到了相當大的麻煩后,不斷總結經驗,才越來越明白了整頓出口秩序是行業整合資源,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一條基本途徑。 其三,沒有良好、有效的產業預警預控系統,紡織出口將頻繁遭受貿易壁壘的困擾。很多紡織企業不了解市場情況,經常在黑暗中摸索、徘徊,因此出口經常受到制裁。許多政策是在事后彌補,但是損失已經形成。紡織行業好像總是在被動地解決問題。 建立預警機制,將產業安全工作前置,是行業維持正常出口秩序和保護企業權益的必然需要。主要原因,一是國際經濟風險影響因素增大。國際經濟走向一體化,國內外紡織產業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國際經濟風險隨著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而增大,必然波及和損害到國內紡織產業的發展。二是紡織產業在國際競爭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安全,其次才是發展。只有在安全的基礎上紡織產業的效益和發展才是有效的,否則,將會形成負面效應。 產業安全工作前置化,就是把對紡織產業系統運行問題的處理、應對工作位置提前,將被動應付變為主動應對,使紡織產業發展更加主動、安全和高效。同時,及早把風險苗頭和傾向扼殺在搖籃中,實現“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把產業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產業安全工作前置化,不僅可以形成防止風險的防火墻,而且可以提高紡織預警指揮機關的管理能力、整合能力和凝聚力,還可以提高全行業的風險防御意識,對增強紡織行業的出口能力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