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海嘯危及全球,世界經濟因此風雨飄搖。
與世界市場緊密相連的“中國制造”能否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站穩腳跟?中國實體經濟會否遭受沉重打擊?在匯率政策變動、從緊貨幣政策,以及外部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性因素等情況下,國內許多出口企業,開始承受著相當大的經營壓力。
去年歲末舉行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為2009年的中國外貿定下了基調。商務部長陳德銘在會議發言中表示,“在擴大內需的同時,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外需,千方百計穩定出口增長。”
救出口連環出招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的襲擊,加上先前中國政府過度猛烈的出口調控政策,導致當前中國的出口形勢面臨嚴峻的挑戰。自去年年初以來,中國的幾個出口重鎮——珠三角、長三角與環渤海地區,不斷傳出中外出口型企業倒閉、停產的訊息。
陳德銘在會議上坦言,目前出口形勢嚴峻。中國出口的近60%直接或間接面向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這三大經濟體陷入衰退,通過其他市場彌補由此損失的出口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同時我國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出口增加的難度也在加大。
具體措施包括: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將符合官方產業政策,不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及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從禁止類目錄中剔除;將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含量較高、環保節能的產品從限制類目錄中剔除。
在談到今年的工作任務時,陳德銘強調,要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配合財稅部門,把國務院已出臺的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政策落實好,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中西部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的發展,促進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協調金融部門切實改善出口的金融環境,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改善企業融資擔保條件,健全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
近幾年來,由于貿易順差急劇增加,國際貿易爭端不斷增多,宏觀經濟內外失衡的狀況十分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外貿政策的“中性化”趨勢變得更為明顯,出口方面相關補貼大量取消,出口退稅政策有了較大的變動,而對于進口的重視程度則越來越高。
很多企業認為,為改善出口企業的狀況,宏觀政策預期應更穩定而明確,企業家們也希望銀根方面能有所放松。
在溫州從事童裝加工和批發的港商黃金勇對記者表示,在粵港企以從事加工貿易的中小企業為主,原材料往往由境外客戶提供,廠房通常是租來的,拿不出固定資產作為抵押,達不到內地銀行的借貸要求。尤其是2008年以來,紡織品服裝出口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銀行更不愿意放貸給該行業的中小企業。
在其他措施方面,陳德銘表示,在繼續鞏固美歐日等傳統市場的同時,要加快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引導企業充分認識新興市場的作用,要不嫌訂單小、利潤薄,不怕吃苦,下大力氣開拓南亞、中東、中亞、南美、東歐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出口市場。
另外,要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內外部環境趨緊為結構調整提供了機遇,要會同有關部門,重點推動自主品牌產品和大型機械、成套設備以及優勢農產品(13.23,-0.01,-0.08%,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加大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扶持力度。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本月公布的數據,截至2008年11月,中國進出口總額1898.9億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149.9億美元,下降2.2%;進口749億美元,下降17.9%。進口下降的幅度大大超過出口。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外國經濟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進口也是讓人擔心的。由于之前一些企業轉型做進口貿易,如果未來一段時間進口下滑更大,這些企業也有倒閉風險。”
很長一段時間里,為鼓勵發展對外貿易,以幫助實現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的任務,中國奉行的是出口優惠政策,即通過實施獎勵出口、扶持出口的優惠政策,來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但這樣的情形自中國加入WTO之后,便有所改變。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振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外貿政策應該在提升貿易結構等方面的努力。這種努力,就是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外貿政策的改變,有益于數量和質量的協調、出口和進口的協調以及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協調。”
陳德銘在會議上還特地指出,要處理好出口與進口的關系。進口與出口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保持出口穩定增長是我們明年的一項中心工作,但我們不能因此只重視出口而忽視進口。在努力穩定出口增長的同時,也要積極創造條件擴大進口。
“尤其是在金融海嘯導致的外需低迷情況下,只有通過創新制造特色產品才能勝出。只要堅持挺過去了,這些市場還是我們的,因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大量地生產這樣物美價廉的小家電。&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