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兩會:紡織業如何化“?!睘椤皺C”
紡織行業在這個“冬天”備感寒冷。2008年1至11月全省紡織行業出口交貨值76.67億元,同比下降9.49%;145家虧損企業共計虧損7.2億元,同比增長98.8%;從業人員減少8.13%。 面對金融危機,紡織企業如何屹立不倒?如何化“危”為“機”,迎來發展的春天?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冬練”強身+“兩條腿走路” “危機是形勢的一面,但對有清醒認識和充分準備的企業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時機。”武義青委員認為,關鍵看能不能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在逆境中尋找突破口。 來自常山集團的湯彰明代表提出,面對“嚴冬”,紡織企業有“冬眠”和“冬練”兩種選擇。他解釋,“冬眠”是靜待春天的到來,“冬練”則是強身健體。常山集團選擇的是后者。“嚴冬有嚴冬的商機。不同的思維、行動決定不同的未來。當前,貴在面向市場抓機遇,眼睛向內練內功。只要在堅持中創新、在改進中突破,把‘陣痛’熬過去,就一定能夠迎來‘暖春’。” “西邊”不亮“東邊”亮。代表、委員們認為,面對危機,一些外貿企業紛紛鋪設內銷網點,以發展的眼光挖掘空間巨大的內貿市場,這不失為尋求突圍的一劑“良方”。 來自辛集皮革業的謝少明代表說,以往東明集團皮革出口占總產量的近90%。通過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如今在國內市場的銷量一路攀升,現在內銷量占到了1/3,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出口訂單不足的缺口。 據了解,目前,辛集市越來越多的皮革企業開始出口、內銷“兩條腿走路”。一些較大的企業已經轉向內貿市場,為九牧王、利郎等20多個國內知名品牌做貼牌生產,還有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開始做自己的服裝品牌。 國家連續上調出口退稅率;擴大內需新政出臺;國務院確定6項促進輕紡行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此,不少代表、委員表示,近一段時間,國家不斷出臺的這些利好政策,對紡織服裝企業來說,猶如冬日里的一縷陽光。我省紡織企業當務之急是要緊緊抓住機遇,采取多種方式用好用足這些利好政策。 “從2009年1月1日起,修訂后的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開始實施。調整后,將大大降低紡織企業購進設備的成本和擴大生產所需的成本。”武義青委員認為,我省紡織企業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技術設備更新、改造步伐,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堅持科技創新,打造自主品牌 危機中,紡織服裝行業的洗牌速度越來越快。同時,產業調整升級箭在弦上。 “越是形勢不好,越是調整結構的機遇期。”武義青委員說,要咬緊牙關培育后勁,積極迎接下一輪經濟熱潮的到來。 “現在恰恰是我們改機建制的好時機。”湯彰明代表介紹,2008年以來,常山集團瞄準國內外行業最前沿,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在高新面料上求突破,研發出竹纖維、珍珠纖維、粘膠纖維等一系列新品種。常山恒新公司積極拓展紡紗能力,一方面向低支發展,最低能紡出一支紗的產品;一方面向高支發展,最高能紡出400支的高支紗。與此同時,加緊紡織基地建設步伐,目前主體廠房已經結頂,今年春天將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屆時600臺全新的無梭織機將投入生產,形成新的效益增長點。 盡管痛苦,紡織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轉型并未因為金融危機的加劇而停步。代表、委員提出,我省一些規模紡織企業早已有了憂患意識,產業升級也已開始。目前,石家莊、邯鄲的部分大型紡織企業紛紛采取了“退市進郊”戰略,借搬遷之際,改進生產設備和工藝,重新規劃整合提升,進而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 韓憲章代表認為,當前,在一些弱勢企業倒閉之際,有關部門應搶抓機遇,進一步加快優勝劣汰和產業升級步伐,抓緊研究出臺切實可行的扶持紡織行業發展的對策,真正培育出幾個有競爭力的企業,提高我省紡織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要想真正度過‘寒冬’,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最終打造自主品牌。”謝少明代表介紹,近年來,東明集團一直堅持培育自主品牌,并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自主品牌往往能夠通過貨真價實的產品形象,贏得消費者與分銷商的信任,進而掌握市場定價的話語權。” “我國將制定服裝自主品牌發展的國家戰略,把服裝行業作為切入點,推動中國消費品工業整體品牌建設。”面對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消息,不少代表、委員認為,我省紡織服裝企業要抓住機遇,在品牌文化建設、品牌附加值提升等方面多下功夫,這樣不但能夠走出目前的困境,而且一定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