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90年代初在北京舉行的首屆海峽兩岸紡織研討會開啟了兩岸紡織業界合作交流的機制以來,兩岸紡織業的合作事業有了不斷的發展。
2008年12月2日,第八屆海峽兩岸紡織交流會在臺北隆重舉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臺灣紡織業拓展會董事長蔡昭倫以及兩岸紡織界代表共百余人參加了這一盛會。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特別應邀前來,介紹了兩岸關系的最新進展,并祝賀兩岸紡織業界合作有新的發展。
杜鈺洲說,在金融危機如同一場颶風海嘯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海峽兩岸紡織業的互補合作與親情互動對于兩岸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因為大陸、臺灣以及香港、澳門兩岸四地在市場、產業要素等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互補性。
杜鈺洲回憶說,在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兩岸紡織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和進步。自2001年以來,大陸紡織產業規模結構、生產力素質、經濟體制、自主研發能力、自主品牌建設,以及行業質量、創新、快速反應、社會責任、出口競爭力都獲得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紡織工業的國際化程度有了較大提高,本土企業跨國配置資源和本土品牌走上國際的能力都有了較大的加強。
臺灣紡織業在新時期的產業升級方面也取得突破性進步。特別是與大陸產業互補合作、開拓兩岸和世界市場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為擴大兩岸合作創造了新的機遇,而臺灣內需擴大和產業的提升也為大陸紡織業提供了新市場和有益的經驗。中國紡織工業規模以上4.6萬戶中,當前占1/3的企業有良好表現。它們憑借良好的國民經濟宏觀基礎,憑借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差異化潛力,憑借自主品牌的價值和營銷網絡效率,使這1/3規模以上的企業,近1.4萬戶,在前三個季度,銷售總額同比上升了24.42%,利潤總額上升了32.85%,利潤總額占全行業的98%。這其中也包括臺灣、香港和澳門企業1351戶,這些企業的銷售增長19.47%,利潤總額增長34.44%。說明加強兩岸的合作,在科學技術、產品創新和品牌培育,開拓多元市場,擴大合作,實現要素資源互補,發展公共服務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
杜鈺洲說,兩岸企業在各領域的合作、溝通、在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兩岸產業進步,擴大就業,拉動和開拓內需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在新形勢下,海峽兩岸紡織業的互補合作與親情互動對于兩岸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正如唐朝詩人王灣的名句所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交流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臺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分別介紹了大陸、臺灣紡織業現狀,并對金融危機大背景下兩岸紡織業的應對與合作做了展望。之后,來自協會、企業、院校的19位兩岸代表次第登臺,分別就貿易合作、品牌培育、科技創新3個主題做了分組演講,接連碰撞出智慧火花,氣氛親切而熱烈。
本屆會談恰逢兩岸同胞盼望已久的兩岸三通即將變為現實,兩岸兩會達成的四項協議將使兩岸關系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兩岸紡織業的合作受到更大的鼓舞,本次會議展開的熱烈研討和務實交流,使兩岸同行取得了共識、增強了信心,大家更加務實合作、珍惜契機。而兩岸紡織業界的合作,必將為促進兩岸經濟貿易在科技創新、民族自主品牌培育、開拓多元市場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