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紡織業金融生態調查
12月17日,距離國務院常務會議于11月26日研究部署解決鋼鐵、汽車、紡織等九大行業企業困難正好過去整整三周。而據本報了解,國家發改委正緊鑼密鼓制定上述九重點行業的振興規劃,并力爭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以高規格形式亮相。 全球金融危機蔓延肆虐處,滿目瘡痍。 紡織業,作為一個海外依存度達到30%的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在這一波“寒潮”中首當其沖,而享譽中國乃至全球的“紡織之鄉”——紹興,亦因為華聯三鑫、江龍集團以及縱橫集團的相繼陷入危局,成為反映中國紡織業冷暖的溫度計。 把脈紡織業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距南朝詩人王藉吟詠的會稽山5公里處,便是古城紹興。紹興依山傍水,人才輩出,是大禹三過家門不入之地、勾踐臥薪嘗膽之所、千百年來傳說中的項羽藏寶之處。 古時紹興即是中國紡織業中心,“日出華舍萬丈綢”,場景何其恢宏。但而今,縈繞在紹興人腦海里更多的是紹興紡織業能否安然度過這個瑟瑟嚴冬。據新華網近日的一則報道,今年前10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創下6年來最低。目前,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中約70%平均利潤率為0.1%,紡織行業2/3企業虧損或處于虧損邊緣。 而紹興紡織業的情況,要明顯好于全國同行。 1-10月,紹興市紡織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1834.8億元,增長10.8%;自營出口94.36億美元,增長26.6%,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59.49億元,行業利潤率為3.24%。 但紹興紡織業的危機感恐怕更加強烈。 據本報記者從紹興市經濟貿易委員會(下稱“紹興市經貿委”)獲得的其于今年10月份制定的《紹興市紡織產業提升發展規劃》(下稱“規劃”)(2008—2012)中,對其自身的不足和困難看得更清、也更重。 由于紹興紡織業基本上是以生產鏈形式嵌入到全球價值鏈,主要集中于成品的生產過程,但化纖原料(主要就是PTA)、紡織機械等主要依賴進口,高附加值的服裝設計和品牌運作能力比較弱。 “因此,其實從紡織產業的‘微笑曲線’而言,紹興紡織業處于曲線的‘下頜’部位,也就是處于紡織價值鏈的低端。”紹興市經貿委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坦言。 這一首要問題直接制約了紹興紡織業所處的國際分工地位。 而第二個問題就是,雖然紹興紡織業產業鏈完善,但是在創新能力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有比較大的差距。 具體表現在,高性能、功能化纖開發能力不強,產品附加值較低;面料開發滯后,不少紡織企業一直停留在模仿階段;紡織機械和機電一體化水平相對較低等等,不一而足。 創新能力不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紡織企業研發投入比重偏低,科研經費投入相對較少。 本報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目前,紹興紡企科研投入與銷售收入比為1%,低于國際水平的2%至5%。日趨嚴重的低水平價格競爭成為了紹興紡織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對此,上述經貿委負責人稱,作為中國許多產業的硬傷之一,“相互壓價直接導致了輕紡產品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目前整個紡織業的利潤率趨于微薄”。 此外,品質管理相對粗放、品牌管理水平不高、專業市場地位下降,以及行業協會功能不夠完善等三大問題,同樣一直困擾著紹興紡企的產業提升。 “一流設備、二流產品、三流價格”的說法,在紹興紡織業內幾乎婦孺皆知。而作為紡織大市的紹興,能夠享譽全國的紡織類品牌不多,面料企業尤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