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步驟,近期,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深入企業開展了行業調研活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針對此次調研活動多次召開會議進行部署,他強調,克服行業當前的困難,首先要進行調查研究,摸清行業的情況,了解企業困難,并在行業工作中引導和推動解決這些困難。這是深入理解、實踐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朱北娜、朱蘭芬、王加毅帶隊的調研組分赴山東、河南、江蘇三省展開調研,詳細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品牌、科技、節能減排、社會責任、勞動用工等方面的情況,并與企業家和當地政府部門座談交流,聽取當地政府和企業對國家政策的建議,以及對協會工作的意見。
企業信心不減
據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11月,規模以上棉紡織企業紗線產量為1795萬噸,增長9.04%,同比增幅下降8.02個百分點;布產量為514億米,同比增長4.78%,增幅同比下降8.28個百分點,紗線產量最大的省份仍然是山東和江蘇,產量合計占全國總產量的47%,但增幅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山東增幅下降了7.94個百分點,江蘇紗產量也出現了1.31%的負增長。另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我國紗線出口48.64萬噸,出現了2.29%的負增長。
在整個棉紡業陷入困境的時候,河南棉紡業卻異軍突起,今年1~10月,河南省紗線產量保持了34%的高增長。據了解,河南之所以在這次金融危機中“能挺過去”,一個重要原因是河南棉紡產品大多以內銷為主,今年以來加大了投資力度。此外,企業采取“抱團取暖”策略也是應對困難的重要因素。河南的棉紡企業老板經常在一起坐坐,分析形勢,商討對策。在最近一次的碰頭會上,大家形成了共識:現狀是企業難過,措施是抱團過冬、結論是都還能過。此外,河南企業緊緊盯住棉花的走勢,在棉花市場交易中始終沒有大的失誤,這為棉紡織企業的平穩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中國棉紡織蠟染名城”的山東省臨清市,今年以來,紡織企業克服上半年人民幣持續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國家實行緊縮性信貸政策、煤電油運價格上漲及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技改力度、強化內部管理、實施品牌戰略、搶占兩個市場等措施,1~10月份,全市85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實現利稅同比基本持平。
山東省鄒平縣的紡織業依靠自己的產業鏈優勢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紡織工業產值和利稅同比均有增長,全縣沒有出現企業倒閉現象,也沒有員工下崗。
即使面對市場萎縮、產品價格下降、企業利潤降低,多數企業還是對未來充滿信心。山東某企業領導表示:“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完全有能力克服當前的困難,國家正在出臺對紡織業的扶持政策,我們目前最要緊的是強身健體,為下一輪的競爭打好基礎。世界需要中國紡織業的強大,這也是中國紡織業的責任。”
政策應盡快落到實處
調研中發現,紡織企業融資難是困擾企業發展的普遍難題。盡管國家陸續出臺了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支持力度的政策,但在實際執行中,多數企業并沒有感覺到資金壓力的緩解。企業反映不少金融機構對紡織企業的放貸持謹慎態度,甚至只收不貸,紡織企業資金緊張狀況仍在持續。企業建議要把中央“快、重、準、實”的要求落到實處。
棉紡行業增值稅高征低扣問題,也是調研中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棉紡企業采購棉花的進項稅率為13%,最終產品的銷項稅率為17%,4%的差額稅費由企業負擔,長期存在的高征低扣問題加大了企業成本壓力。在行業形勢好的時候,這項本不該由棉紡企業承擔的不公平成本支出靠企業自行消化。但在當前行業陷入困境的時候,4%的稅差已經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生存。企業呼吁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原料進項按17%的稅率抵扣。
棉花進口滑準稅也是影響棉紡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當前形勢下,企業建議國家抓住市場機遇,取消棉花進口配額,并取消進口棉花滑準稅,從根本上保證棉紡織行業競爭力。
同時,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提高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完善《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等問題也是此次調研中企業反映的熱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