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8年11月7日,香港企業家曹光彪在珠海建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香洲毛紡廠。
由于曹光彪在“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這種形式上的大膽實踐取得了意料不到的示范效應,國務院于1979年9月頒布了《關于開展對外加工裝配和中小型補償貿易辦法》,補償貿易在全國正式推廣。
2 1979年3月,法國時裝設計大師皮爾.卡丹應邀來華,在北京民族宮舉辦了一場法國時裝表演。
皮爾•卡丹成為中國時尚的重新啟蒙者,一波比一波繁華的時裝潮流、一個比一個華麗的奢侈品牌就前赴后繼地來了。
3 1980年1月,經國家經委和財政部批準,上海紡織工業局試行利潤全額留成辦法。
此舉把國家、企業、個人三者的利益結合起來,把企業的經濟責任、經濟效益和經濟利益掛起鉤來。
4 1981年,全國紡織行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上海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聯合毛紡織有限公司的建立是實踐黨的對外開放政策的一次創舉,也為利用外資積累了經驗。中外合資企業的創辦,成為紡織系統發展“三資企業”參與經濟全球化的良好起步。
5 1981年8月,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成立。
該協會是紡織行業成立最早的協會,也是中央各部委中最早成立的行業企業管理協會。
6 1982年,江蘇儀征化纖一期工程通過中信公司發行日元債券在日本融資,開辟了借外債辦大企業的新路。
紡織工業部和中信公司聯手辦成的這項“借債建廠”的創舉,一時被譽為“儀征模式”,開了我國國營企業以發行債券方式利用外資建大工廠的先河。
7 1983年,廣東新會滌綸廠引進全國第一套滌綸長絲高速紡絲生產線。
新會滌綸廠解放思想,大膽突破計劃經濟的束縛,主動根據市場的需求趨向,積極追逐國際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成套引進,規模化生產,在國內樹立了典范。
8 1983年4月,《浙江日報》、《人民日報》先后刊登關于浙江省海鹽襯衫廠廠長步鑫生的報道。他的改革精神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和學習。
步鑫生的一套充滿改革精神的經營管理辦法,使廣大企業負責人深受啟發,全國掀起了學習步鑫生的熱潮。盡管他后來由于投資失誤等問題導致企業失敗,但他敢于改革創新的精神和他所起到的影響和帶動作用,至今仍值得肯定。
9 1983年5月,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成立。
該會是全國首家成立的行業性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團體,開創了探索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先河。
10 1983年6月15日~7月15日,全國紡織新產品展銷會在京舉辦。
此次展銷會開創了由工業部門組織生產企業直接進入市場的先河,是紡織企業從統購統銷的生產計劃型向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的生產經營型轉化的重要事件,在國內產生了重大影響,并促進了日后各類專業展會的舉辦,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內需消費和外貿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