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危機下國際貿易的萎縮,商務部日前向國內出口企業發出警告稱,全球范圍的貿易保護主義威脅正在加大,明年我國遭遇貿易摩擦的形勢將更加嚴峻。此外,日益上升的收匯和貿易風險也值得出口企業警惕。對此,上周末出席第七屆進出口企業年會的商務部、央行等政府部門官員和銀行業代表均回應將共同幫助出口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專家提示,貿易壁壘將集中于“標準之爭”。
貿易摩擦更加劇出口行業多風險
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在第七屆進出口企業年會上表示,經濟低迷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催化劑,我國一直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重災區,明年遭遇貿易摩擦的形勢只會更加嚴峻。
傅自應分析說,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有的國家內部出現抵制進口、保護國內產業和就業的呼聲;有的國家出現了濫用貿易救急措施、抬高市場準入標準的現象;有的開始實行自動許可出口制度,對許多涉嫌低價出口的產品采取嚴格的審核和審查;還有一些國家打著“兩反兩保”、知識產權和產品質量等旗號采取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
同時,我國還須防范正大幅度上升的收匯及貿易風險。商務部指出,金融危機使得許多的國家金融市場流動性緊缺,一些國家的進口商甚至出現資金鏈斷裂,導致我國部分產品發出后收不到貨款。據了解,今年前10個月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向企業支付的賠款就高達1.5億美元,同比增長174%。
此外,國際產業格局加速調整對我國現有外貿結構也將形成沖擊。歐盟上月提出的20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明確提出拯救成員國的實體經濟。“這種變化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吸收外資和對外貿易產生影響,特別是在承接國際高端制造業方面影響會更大。”傅自應說。
“標準”成貿易壁壘新形勢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賈金思表示,明年不僅貿易摩擦的數量將增加,各國貿易保護的手段也將出現新變化——制定嚴格的標準。
貿易摩擦加劇的苗頭已經在今年年底顯現。一直以來,我國面對的主要貿易摩擦方式是反傾銷,反補貼在最近一段時期有所抬頭。12月15日,中國在進口美歐汽車零部件貿易糾紛中敗訴,美國和墨西哥又于19日對中國提出反補貼的磋商要求。
“但這些手段已略顯老套,令人擔心的是2009年國際貿易爭端將更多出現在標準上。”賈金思認為。她告訴記者,嚴峻的外貿形勢將逼迫出口企業調整生產結構,加快整個產業的升級,尤其是那些出口優勢不明顯、競爭激烈的產業。
受“標準之爭”影響最大的是食品加工、機電生產等出口企業,處于危機下對本國產業的保護,各國都會加快新標準的制定。賈金思認為,我國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發揮更多的服務責任,期間也有可能產生一批專業的中介服務機構。“如輕紡產品出口面臨的標準十分復雜,各國不盡相同,而一些企業甚至連國內的標準都沒搞清楚,”她說:“這都需要一些機構對企業進行培訓指導。”
企業應運用金融工具避險
傅自應表示,企業沒有掌握進出口的市場主動權,也是導致貿易摩擦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因此企業應該動態監測進出口商品價格數量的變化,采取有效措施,增強比較優勢產品的進出口定價主動權。
出席進出口年會的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沈炳熙說,在國務院近日出臺的金融30條中已經提出要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出口信貸業務等措施,進出口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選擇。另外,由于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較大,一些進出口企業所面臨的利率、匯率風險也相應增大,企業有必要運用一些避險工具來鎖定風險或降低財務成本,例如利用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的一些利率衍生品、匯率衍生品等來分散風險。
我國出口產品大多需求彈性較小,即無論經濟形勢好與不好都擁有一定需求量。企業分化、淘汰的過程將是一個行業“洗牌”的過程。“國際經濟形勢不好時,小型出口企業更顯靈活、資金鏈短的優勢;大型企業雖資金雄厚,但‘調頭’難,現金流控制也難。”賈金思告訴記者,明年中型出口企業或壯大起來成為資金雄厚的大型企業,或縮減規模淪為小企業,增加靈活性。企業應更關注內部成本的壓縮,增加抗風險能力,同時維護較好的企業信譽以爭奪永久性市場?!?/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