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業 一個尚待深度開采的“金礦”
節能、減排、環保……每個字眼在印染企業看來似乎都是在向自己的成本發起的一次次猛攻,就這樣的戰役而言,印染企業又是不可能躲避的,要么迎頭而上,要么永遠退出,這場戰役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生與死。不過,這是我們給這個戰役的惟一定義嗎?或者…… 不與“大勢所趨”背道而馳 如果單純把印染行業確立為環境保護的對立者,那么我們可以選擇的似乎只有死亡。但是,這真的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嗎?顯然不是。印染企業所能帶來的效益和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它曾一度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創造就業的重要行業。目前看來,我們所要做的是如何平衡二者的利弊,讓印染行業退離這樣的窘境。 江蘇省的太湖區是印染企業較為密集的地區,水域污染使得江蘇省加大了對紡織印染行業的監管和治理力度。在2008年第三屆全國印染行業節能環保年會上,蘇州市副市長張躍進表示:“蘇州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通過大力實施清潔生產,穩步推行循環經濟工作,用最少的資源和最少的排放實現了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發展。” 2007年蘇州市實現經濟生產審核企業累計達到6萬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100家,組織實施了一批重點節能工程,總投資達到50億元,節能能力達到120萬噸標準煤,節能環保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果。2007年蘇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約為0.963噸標準煤,比上年降低了10.28%,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52%。 蘇州市的雙贏發展戰略向我們展示的不僅僅是一個區域成功發展的案例,也同樣告訴了我們紡織印染業無需與社會的環境保護背道而馳,通過合理的技術、管理完全可以獲得同步的發展。 背靠民生產業樹立發展信心 全球經濟危機使得各國的消費能力下降,紡織品作為人們重要的日常消費品也同樣受到了波及,使得中國紡織行業受到了影響。截至2008年9月份我國紡織品出口1402億美元,增長8.5%,增長回落12%,11月份單月增長回落11.4%;9月份以后企業的訂單大幅減少,所接訂單大都是3個月以內的短期訂單;1~9月份,紡織企業就業人數幾乎沒有增長,而每年需要就業的人以幾百萬的數字在增長,世界金融危機給我國國民經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雖然行業現狀不容樂觀,但是企業對于未來的發展完全可以樹立起信心。在2008年第三屆全國印染行業節能環保年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說:“紡織行業的地位不會變。作為關系到1億農民的生計和2000萬人直接就業的民生產業,其發展狀況聯動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同樣,中國擁有13億人口,擁有巨大的紡織品消費能力,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無法比擬的,我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而且,中國強大的外匯儲備中約有80%是由紡織行業創造的,這諸多因素都使得紡織行業必將成為中國重要的民族產業。” 許坤元副會長還從三個方面分析了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前景。他說,首先,骨干企業保持較好發展。紡織行業中1/3的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競爭力強。1~8月份,銷售收入增長24%,利潤增長33%。這部分企業里還有3198家,其銷售收入增長27%,利潤增長52%,平均利潤率達到14.7%;其次,內銷市場潛力巨大。中國13億人口是個巨大的市場。1978年人均纖維消費量為2.78kg,到了2007年已達到14.6kg,然而,這樣的增速相較于發達國家30kg~40kg的人均纖維消費量還存在很大差距。這個差距也就是我們的潛在市場;第三,技術進步發展快。從2000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進口40億美元的先進設備,而且我們自己國產設備的加工制造水平也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中國的紡織業具有完整的配套的產業鏈優勢。 中國紡織業已經奠定了在世界紡織業的地位,也正在通過不斷的發展獲得更大的進步。相應地,紡織印染行業也正在依托這樣良好的背景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目前,很多印染企業都在通過先進的工藝技術、設備等提升競爭能力,盡快實現節能、減排的環保目標,紡織印染業必將展現出更好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