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外貿訂單成“雞肋” 兩年前已現征兆
當把“出路”問題擺在張維迎面前時,他的回答頗為慷慨:“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實,說企業只看眼前利益,多少也有些冤枉。當年,在紡織行業外需出現萎縮的時候,很多企業也順理成章的想到了內銷,國內市場無疑將是困境中的中國紡織行業的堅強后盾。然而當時國內市場的客觀狀況的確不容樂觀。 以服裝為例:2007年中國的服裝庫存約為120億件,可供全世界人口穿一年,或平均每個中國人10件。這一數字背后的意義再明顯不過:國內市場無法消化出口轉內銷的產能––況且這些產能生產出的大都是中低檔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國內市場更難做”,深圳市嘉名達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勤坦言,“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出口企業都在國內低價傾銷庫存。” 但是,在如此水深火熱之中,依然有一些企業存活。通過對他們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三條產業出路。 首先,一些大型企業憑借實力,勉強生存。通過觀察海外訂單的流向,李質仙發現:外商更多的會選擇大型企業––他們也擔心小工廠倒閉。 其次,一些生命力頑強的紡織企業靠轉型逆勢而動,活力十足。比如:在這次危機中靠轉型生存的佳達并不是個案,萬事利集團也是靠敏銳的洞察力先后砍去8家當時還在盈利的紡織企業,專注于高附加值的絲綢產品,才不至于在如今的困境中淪落。 遺憾的是,與佳達、萬事利同樣有眼光的企業并不多,而說到比轉型更高一個層次的產業升級,在中國紡織企業中更是少之又少。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偉,2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國產業結構演進的研究。他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產業升級僅完成了1/3。按照這一觀點,未完成產業升級的部分––2/3,正是目前紡織行業中虧損以至瀕臨破產的企業所占的比例。 針對此種現象,汪軍指出:企業要生存,除了品牌營銷,更重要的是利用科技創新加快產業升級,增加產品附加值,這樣的企業才有出路。 當把“出路”問題擺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面前時,他的回答頗為慷慨:“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認為,這樣的困境或許可以使整個行業因禍得福,逼迫企業加快產業升級,也促使行業整合,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自救,這是唯一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