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對中國的紡織業來說是步履蹣跚的一年,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因素讓本已微利的紡織企業無“利”可圖,從毛坯布的生產,到印染廠的加工,再到產品的銷售,紡織產業鏈各環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雖然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提高出口退稅率等相關政策緩解紡織業的困境,但就位于產業鏈下游的原料布生產廠來說,療效不大,高密市的中小紡織企業正位于其中。
經濟導報記者日前得到消息,在高密市以生產棉紗、毛坯布等原料布為主的上述企業已經出現大批停產關閉的情況,而隨著年底銷售額不增反降,這些企業將會面臨近10年來最為寒冷的一個冬天。如何“過冬”成為當地政府以及企業人士最為關注的問題。
雙重壓力
“高密市共有600多家中小紡織企業,目前擁有8萬員工,3萬臺織布機。年產值在3000萬元以上的有277家。”11月26日,高密市經貿局的一位負責人向導報記者介紹,這些企業都以生產棉紗和毛坯布為主。2007年毛利潤達到11.8億元,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30%左右。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當地占據主導地位的行業,現在卻面臨著無訂單可接,生產成本又不斷增加的雙重壓力。“目前已經有30%的企業停產,大部分都是小企業,不超過50臺機子的那種。”上述人士說。
“我每天晚上11點睡覺,不到兩點就起床了。失眠啊,腦子里想的都是廠里的事情。”11月27日,導報記者見到了高密盛寶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單寶成,這位爽直的山東漢子同時也是高密市紡織協會的副會長。他的企業一直因銷路穩定在業內評價頗高,但是現在也有些捉襟見肘,“從今年9月以來,基本就沒有出過貨。”
據單寶成介紹,他的產品主要以蠟染布為主,提供給濰坊、濱州、蘇州等地的印染廠,簡單加工后銷往非洲。本以為市場在欠發達地區,企業可以躲過金融危機的影響,誰知就在一星期前,單寶成接到中間商的消息:因為倉庫存貨太多,蠟染布在市場上將做20%降價處理。“沒辦法,那個公司還有幾百萬元的欠款沒給我,貨不出手哪有錢還。”單對商家此舉頗為無奈。
高密市中小企業局發展指導科的唐科長對導報記者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紡織品外銷不暢,浙江、江蘇等地的銷售商倉庫里都是滿滿的,供銷渠道不暢,再加上產品不斷降價,高密這些原料布生產企業受損嚴重。
在采訪中,多位廠家老總對導報記者表示,勞動力資源、土地租賃、電費等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給企業生產帶來很大壓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廠長給導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從他辦廠至今,土地使用費用由每平方米1.5元漲到6元。電費平均每千瓦時漲到0.52元,按照一個月70多萬千瓦時的用電額來算,一個月僅電費就將近40萬元。由于高密人力資源短缺,該市紡織工人的工資在全國都排在高位,一般的擋車工每月能拿到一千五六百元,技術好的最高可以拿到2800元,而山東其他地市為1200元左右。再加上每個員工全年4000多元的勞保,企業生產成本明顯高于其他地市。
成本和銷售帶來的雙重壓力,像兩把鐵錘,重重砸在企業資金鏈條上。“以前中間商回款也就1個月的時間,現在可能要等3個月左右。”單寶成說道,隨著年末將至,不少企業的銀行貸款已經到期,這對企業的資金周轉無疑是個巨大考驗。
各方求解
“我們在努力幫助企業度過這段困難時期。”高密市中小企業局的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該局在融資體制上出臺了種種舉措,并取得一定成效。如針對企業現金流匱乏、還款能力不強問題,市政府設立了中小企業過橋還貸資金,籌資5000萬元用于支持按期償還貸款;針對企業貸款難問題,設立了首個企業融資協作科,為中小企業和銀行牽線搭橋。今年以來共幫助瑞馳紡織、真由美制衣等7家企業從高密市工商銀行貸款1760萬元。
“上世紀90年代后期,紡織產業在高密市得到迅速發展,成規模的企業從21家發展到277家只用了5年時間。”高密市中小企業局發展指導科唐科長對導報記者分析,“都是一個模式發展過來的,產品雷同,質量雷同,成了這些中小紡織企業的致命傷。”
唐科長認為,下一步做好技術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應該成為企業關注的熱點。“銀鷹化纖就是個例子,它們投產的黑色粘膠短纖維項目填補了省內空白,并且已經銷往南方地區,市場預期很好。”
同樣,雖然現在情況并未見好,但對于今后的市場,單寶成還是充滿信心,“紡織品是人們生活所必須的,不能因為市場低迷就把整個行業都否定了??紤]到國家的利好政策效應從產業鏈上端作用到我們這些下游企業還需要一段時間,以及不少小企業已經讓出了競爭市場,我認為只要能撐到明年3月份,將會迎來市場的逐步轉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