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已對我國的實體經濟產生沖擊,而外貿依存度高、勞動力密集的紡織服裝業更是首當其沖,成為此次經濟危機的“重災區”。今年1~10月,紡織品服裝出口1536.8億美元,同比增長5.86%,較今年上半年回落了5.19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13.84個百分點,為近6年來的最低。剛剛結束的104屆廣交會上,紡織服裝出口成交額為34.2億美元,較上屆下降31.5%,說明紡織服裝行業2009年的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決定采取拉動內需和促進出口的雙向措施,幫助輕紡工業走出困境。“國六條”的出臺,體現了國家對紡織行業的高度重視,但要從根本上改善紡織行業的現狀,促進紡織工業的持續發展,從國家到地方,從行業到企業,還需要盡更大的努力。
面對危機,應如何促進紡織行業發展,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把紡織產業提升到民生高度,從根本上改變國家對紡織業的行業定位。
中國紡織業的實際海外依存度為30%,意味著一旦紡織品出口受挫,中國的工業發展和就業形勢都會受到嚴重威脅。據統計,紡織品全年出口每下降10%,全行業的銷售收入將下降6.3%,就業崗位將相應減少61萬個左右。而對美國的出口每下降10%,我國的紡織行業勞動力就業減少8.8萬人。
今年1月~5月,我國紡織業實際就業人數減少4.6萬人,而去年同期是新增20萬人,這一增一減,今年前5個月實際少吸收就業近25萬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國,紡織行業也是吸納就業人口最多的傳統制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產業的興衰直接關系到大約2000萬產業工人的就業,間接影響到1億農民的生計。救市先救紡織,救紡織就是救農民。
正如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的那樣,輕紡工業是中國的傳統優勢產業,保持輕紡工業穩定健康發展,對于保障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維護社會穩定等具有重要意義。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紡織工業具有很長的產業鏈,其中棉紡、絲綢、毛紡等行業的原料與農業息息相關。紡織行業發展所需的原料關乎1億農民的生計,紡織行業的2000萬產業大軍中,70%是農民工。1400萬農民在紡織服裝企業里打工,如果按照年收入1萬元粗算,紡織服裝業給農民帶來的直接經濟收入就達到了1400億元,提高了1000多萬個農民家庭的生活水平。“以工促農”、“以工養農”,紡織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而且極大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與黨的十七大精神相符合。
行業地位是由國家對產業的定位決定的,只有改變對紡織企業的定位,才能改變其行業地位,這是所有具體問題解決的根本前提。為此,建議國家把紡織行業作為事關民生、事關社會穩定的行業來看待,而不是輕易斷定為“夕陽產業”、“過剩產業”,任其自生自滅。
第二,轉變不合理的產業政策導向,加大對紡織行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從去年年底起,資金問題已經成為紡織服裝行業遭遇的最嚴重的問題。紡織企業難以從銀行得到貸款,只有通過其他融資渠道籌集資金,維持生產,但融資成本要遠高于銀行貸款的成本。國家相關貸款政策雖然給予中小企業一定額度的資金,但是具體如何做并不明朗。金融機構普遍認為紡織服裝是產能過剩的傳統行業,有些銀行甚至把其列入夕陽產業。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雖然對行業沒有明確限制,但需要考核企業經營業績,而紡織服裝業是微利行業,很難獲得支持。在從緊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下,針對紡織服裝行業的信貸,銀行一直是從嚴控制,貸款規模壓縮、貸款利率提高、貸款到期不轉貸。一些商業銀行甚至只要看到企業名稱里有“紡織”、“服裝”字眼,就避之惟恐不及。而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后,地方銀行對紡織服裝企業的貸款仍然沒有放松。
解決紡織企業融資難題一是要衡量紡織產業是否產能過剩,是否在國際上還有比較優勢;二是不能用傳統眼光來判斷紡織產業的技術含量,紡織服裝業并不是落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更不能說這個產業就是落后淘汰產業;三是各種標準要適度,要考慮環保、產品技術等國際通用標準是否適用行業,哪些標準是超乎國際水平的,比如勞動用工、工時標準我們比發達國家要求還高。可以說,紡織行業也有高新技術,轉型升級的潛力是巨大的。因此,要轉變不合理的產業政策導向,建立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對紡織行業的發展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減稅、貼息、注資、融資等等,對有基礎、有前景的紡織企業給予更多的融資支持。
第三,在危機面前紡織行業要搶抓機遇,強身健體,迎接新一輪挑戰。
國家政策雖然提振了紡織行業的信心,但行業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