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家們冷靜趕考
18年來,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增長的急速放緩。對于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的遠東來說,寒風一陣緊似一陣。年初,遠東控股集團的產品銷售增長還是35%,此時,數字已經悄然下滑到15%。 而令蔣錫培感到沉重的還有,朋友們的手機經常打不通了。無疑,民營企業家在這個“冬天”里,正經受著嚴峻的考驗。 喜憂參半。一方面,經歷了多次經濟周期考驗的企業家們,時刻都在做著過冬的準備;而另一方面,冬天總是來得那么突然,整體經濟情況的變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又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如何根據當下的狀況進行適時調整,又是對企業家的一次新的考驗。 實體經營者的大考 1999年,總部搬遷到上海后,杉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又投資了科技板塊的業務——手機電池材料。作為愛立信、摩托羅拉、三星等跨國公司的上游供應商,杉杉的科技板塊在中國所占的市場份額約為60%~70%。 寒風瑟瑟的時候,上游供應商很快就能感受到制造商傳遞來的寒意。11月初,200多名杉杉的高管集中在寧波召開年度預算會議。杉杉董事局主席鄭永剛透露,今年的整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不少高管建言,要縮減明年的預算。他們的依據是,生產商正在大幅削減他們的年度預算,縮減幅度普遍已經達到25%~30%。 從下游傳遞來的寒意也到了遠東控股集團。蔣錫培說,不少大客戶正在改變他們的付款方式,這使得上游供應商壓力重重。 而在零售業,寒意更是通過消費者降低購買預期傳遞到了企業。江蘇五星電器董事長汪建國坦言,在金融海嘯發生的最初階段,自己還存有僥幸心理。然而隨著危機的加深,零售行業的情況逐漸開始變得不容樂觀起來。“原來我們市場調查是100戶中有16戶準備買家電,而過了幾個月再調查,就剩下6戶了。” 情況相對比較樂觀的經濟型酒店也有難處。 漢庭酒店集團CEO季琦透露,經濟危機來臨,酒店在大部分地區的出租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但地處廣州和義烏的酒店出租率下降明顯。“最近兩年,IPO都停下來了,我們暫時沒有可能上市了。”季琦說,同時,私募基金也開始謹慎投資一段時間內不能上市的公司。對漢庭而言,通過資本市場或者通過私募基金籌集資金的途徑不再那么暢通。 和上述企業相比,多元化經營的復星集團對寒冬的感受也更加“多元”。雖然醫藥行業銷售額逆市暴漲,但與此同時,地產業銷售額下降、回款情況不容樂觀;鋼鐵行業經歷一輪狂飆之后,進入持續暴跌期;有色金屬行業價格回落極快;零售行業近期開始出現下降。 準備做在寒冬前 對于民營企業家來說,雖然寒冬來得很快,但他們也并非沒有做任何準備。 早在四五年前,鄭永剛就開始在杉杉推動產業升級。除了向新的產業延伸以外,杉杉將原有的服裝產業進行了重新的定位。一是淘汰規模小、實力不強的中小客戶,從100多家客戶中篩選出30家有國際知名度的大客戶;二是加強研發和設計力量,直接參與客戶定價;三是轉移工廠,保證勞動力的低成本競爭優勢。 而在漢庭,“給你上億美元的公司債,但是必須保證兩年內上市。”一家私募基金對其開出這樣的條件。“我們不能基于對未來的估計做這么大的決策,到時候還不起錢,公司就要給對方了。” 季琦選擇了退卻,給漢庭保留了機會。 已經整體上市的復星集團也以穩健的作風早早地做好了過冬的準備。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梁信軍承認,金融海嘯來得太快,復星雖然做了一些準備,但對情況的估計并沒有那么準確。“我們的基本邏輯就是什么便宜買什么,什么貴賣什么。”這個邏輯保證了復星的成長性。 “手中有錢,心里不慌”。復星去年融資超過140億元人民幣,梁信軍透露,其中的絕大部分都留在手中,扣除貸款,集團仍有36億元人民幣的現金,“資金儲備充分,我們可以邊想邊干,不用急著做某些事情。” 風暴眼中的應對術 盡管提前做了準備,但是金融海嘯來臨的時候,企業家們仍然要拿出應對的方法。 企業家們究竟怎樣應對經濟危機?在長江2008管理前沿論壇上,企業家們對這個問題,以“一個字”或者“一個圖案”作出了回答。 “企業在危機中的生存之道,首先是‘活’下去,其次是趁低換盤、換資產。”梁信軍說。 對“活下去”,蔣錫培的答案是“干”,他解釋說,企業家要把企業做好,與銀行溝通好,提升管理水平。 汪建國的答案與蔣錫培的答案頗為一致。他的答案是&ld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