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保證金“實轉”政策或松動
保證金實轉政策使身處出口困境的紡織企業資金鏈緊繃,一些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關門倒閉。 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加工貿易保證金“實轉”政策或有松動。 但具體是“實轉”變為“空轉”,還是“半空轉”,以及其他什么變通方式,杜鈺洲沒有具體透露。 杜鈺洲說,商務部等部門進行了一段調研,近期可能調整。記者從其他途徑也了解到,出口退稅調整之后,商務部就開始研究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的調整。 2007年7月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頒布《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開始正式實施,紡織行業共1500多個稅號的產品被列入限制類目錄。這意味著,這些產品在進口原料時,需要竟相當數額的保證金存入海關指定的賬戶,待出口核銷后再取回保證金。這一政策的出臺給行業內出口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A類和B類企業(出口信用記錄較好的企業)繳納50%的保證金;C類企業繳納按全部保稅進口料件應繳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之和100%計征保證金。這就是貿易領域俗稱的保證金臺賬由2007年之前的“空轉”轉為“實轉”。 今年遭遇全球經濟蕭條,加工貿易遭遇衰退風暴,許多加工企業呼吁,改善出口臺賬制度。希望以更加溫和的方式對加工貿易進行調整。 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維持企業生存采取了為加工貿易企業的保付保函提供反向擔保。以緩解資金壓力。 今年1到10月,中國的紡織品出口13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6%,增幅回落了15個百分點。剛剛結束的廣交會上,紡織品成交額下降了15.5%。10月份一周的批發額比9月份下降了1.8個百分點,比8月份下降了1.2個百分點。在4.6萬戶企業中,有2/3的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0.1%,利潤總額只占規模以上全行業的1.77%,虧損面達到了21.3%,虧損額達到了157億元,虧損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6%。一些企業關閉停產,下崗工人也隨之增多,規模以下企業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