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面的兩個統計表可以看出,1—9月份紡織產品進口單價漲幅很大,個別商品漲幅達到50%以上。今年上半年國際能源價格始終在高位運行,導致石油化工下游企業原料成本大幅上升,同時國際棉花價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也在高位振蕩,紡織服裝進口價格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反觀進口數量,除個別商品外,幾乎所有紡織產品的進口數量均為負增長。
比較典型的進口商品是面料,長期以來面料一直是我國紡織產品進口的主要商品,無論是進口額還是進口量都占到紡織產品進口總額和總量的30%以上,多年來一直保持比較平穩的上升趨勢。今年1—9月份,在面料進口單價上漲10.1%的情況下,進口額同比下降了1.58%。更值得關注的是,出現了棉紗線和化纖紗線進口額同步下降的情況,這是近幾年來從未有過的情況。其他進口規模較大的商品,進口數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進口量同比下降最大的是化纖,達到25.89%,進口額下降了11.19%
紡織產品的進口國家和地區除印度替代了美國成為我國最大棉花進口國外,其他商品的進口來源變化不大。2008年我國棉花進口額增長開始放緩。根據中國海關統計1—9月我國棉花進口金額29.5億美元,增幅12.36%,平均單價1.6美元/公斤,上漲20.34%。而進口數量為177.2萬噸,同比下降了6.6%。印度棉進口數量的市場占有率達到40%以上,美棉進口量的市場占有率從過去的50%左右下降至33%,進口增速下降,進口金額占略有增長。導致美棉進口數量下跌,金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美棉進口單價大幅上揚,美棉平均單價高出印棉0.12美元/公斤,居高不下的價格削弱了美棉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使印度成為我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國。
二、2009年紡織產品進口形勢難以樂觀
長期以來,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口規模和出口相比較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上。據中國海關統計,自2001年以來紡織品服裝進口額每年大致以10億美元的速度遞增。在過去的幾年中,在紡織服裝出口規模不斷擴大的刺激下,國內紡織加工能力獲得了快速發展,與紡織品服裝密切相關的紡織服裝原料性商品進口增長速度較快,而最終消費品進口始終處于較低的水平上。僅以2008年前三個季度為例,服裝進口總額僅為農產品棉花和初級產品紗線進口額的50%左右,為面料的20%左右,從中可以看出我國紡織產品進口以滿足工業消費為主要目的。換句話說,我國紡織產品進口的大宗商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為出口服務的。
一段時間以來,盡管世界各國都在采取各種措施,世界主要國家也在加強合作力圖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危害,但是世界金融危機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對世界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國際市場對紡織品服裝需求衰退的預期,對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打擊、對于我國紡織產品進口的抑制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近幾年來棉花產量和化纖產量逐年擴大,纖維加工能力逐年提高,國內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個短期現象。例如我國化纖產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接近了全球化纖產量的一半,隨之而來的是自2005.年后,我國化纖進口迅速回落到1990年代的水平,進口替代速度極快。1—9月份化纖進口量和棉花進口量分別以25%、6.6%的降幅回落,雖然存在國際能源價格高位運行的影響,結合下半年國內化纖價格下跌,棉花收購價格低迷等因素,其主要原因還是下游企業需求不振。
國內工業需求較大的原料進口受到配額、關稅、價格、產能等因素的影響,而國內最終需求受到國內消費能力、消費結構、消費習慣以及關稅等方面的制約,紡織服裝行業正在遭遇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冬,市場需求低迷,各環節流動資金短缺,我國紡織產品進口需求在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觀。
2009年紡織制品進口形勢不容樂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由國內產業結構所決定,紗線、面料及原料等較大宗的商品進口規模仍然不會出現起色??紤]到紡織產品進口價格上漲的因素,保持其進口額的微弱增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如果沒有進口規模為支撐,僅以價格因素構成進口額的擴大,很難證明國內對紡織產品進口需求有所改觀。
三、建議
1、進一步調整紡織品服裝進口關稅。國外品牌紡織商品雖然在近幾年不斷進入國內市場,但鑒于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消費水平有限,對中高檔紡織品服裝的需求有限,使得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的基數偏低,增長勢頭不旺,影響了紡織產品的進口規模。為擴大這類商品的進口,可在我國承擔的世貿組織責任和義務的框架內進一步調整進口關稅。
面料和服裝在我國紡織產品進口中一直保持重要地位,其中尤以面料進口數量較大,進口金額占紡織產品進口總額的30%以上,是紡織產品進口的主力軍。但是近幾年面料進口增長幅度一直處于低谷。主要原因是進口面料關稅相對偏高,如果能降低面料進口關稅,抓住人民幣升值對進口有利時機,對擴大紡織品進口規模,同時提高我國高檔服裝的出口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目前我國服裝進口最惠國關稅稅率,仍高于歐美等國。調整進口稅率,進一步縮小進口商品與國產商品的價格差距,吸引高檔消費群體,引導消費取向,提升國內消費層面。
2、完善進口貿易機制和信息服務渠道。為加速進口貿易的發展,商務部及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大資金的投入,健全完善進口貿易機制和信息服務渠道,培養進口貿易的專業人才,設立專門的研究機構。我們認為在促進我國紡織品進口方面有許多工作可作,建議商務部能夠提供部分資金,扶持商協會強化進口協調、調研和貿易促進的工作。
3、完善進口激勵機制,用好進口扶持基金。改革開放以來,為促進出口,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勵政策,促進了出口的穩步發展。在促進進口方面,政府也應該給與企業資金和信貸方面的扶持,特別是要發揮進口扶持基金的作用,主動積極地指導商協會和企業申請利用好進口扶持基金,確保我國的進口貿易穩步發展。
4、優化進口商品結構。我國是一個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大國,最近溫家寶總理在出訪期間,再一次強調了紡織服裝產業的支柱性地位,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階段中,仍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擴大紡織品服裝進口,對于平衡我國的國際貿易收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絕不能以損害國內紡織服裝產業和縮小紡織品服裝出口規模為代價。
中國紡織品服裝產業以勞動力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競爭,推動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迅速擴大,符合中國的國情和發展階段的需要。因此,沒有必要責怪在過去的幾年里迅速擴大的紡織品服裝產能,也沒有必要指責紡織品服裝產業過度依賴外貿作為產能的主要釋放渠道。但我們也不得不認識到,我國近幾年來紡織原料進口的快速提高與國內產能的發展變化具有內在的聯系。
鑒于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結構特點,擴大紡織品服裝進口要注意優化進口商品結構,積極擴大化纖原料、差別化、功能化纖維及制品、工業用紡織品等資源性較強、科技含量較高的商品上,減少一般性紡織品和低端紡織品服裝的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