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的紡織服裝企業競爭策略(上)
經營領域。相對于習慣走短、平、快路線的外貿,品牌經營需要長期的灌溉和宏大的視野;外貿可以直達終點,而品牌卻需要千回百折;外貿可以以產品為要點,品牌卻需要以消費者為核心;外貿可以允許發展中的挫折,品牌發展的道路上卻來不得半點閃失……截然不同的經營理念與核心要素,使大多數外貿企業在轉做品牌的過程中經受考驗。 就如溫州市龍灣區蒲州工業區的王自強所說:“我現在知道了,做外貿和做品牌是兩回事!做外貿是粗放式的,做牌子得精耕細作,做外貿一間辦公室不到十個員工一年能做上億的單,做品牌得規劃多少部門、安排多少人?經營不是一回事,成本也不是一回事,我得慢慢學,慢慢來。” 第二節:他山之石 現在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遇到的問題,早在十幾年前,韓國已經上演。 上世紀 60~80年代初,韓國主要憑借低勞動力成本優勢,承接外國進口商訂單進行生產,與中國紡織行業的初始狀態如出一轍。90年代初,韓國紡織服裝業發生重大轉折,面對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迅速崛起的中國紡織業的沖擊,韓國紡織服裝業國際市場份額減少,企業紛紛向低成本地區轉移生產。然而,韓國企業馬上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們果斷進行產品結構大調整,重點加強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實施“差別化”戰略,在質量、技術和價格上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最終使韓國紡織服裝業上了一個臺階,如今在國民經濟中繼續占據重要地位。 在“中國第一鎮”、以服裝起家而今服裝成為支柱產業的虎門,服裝老板最熱衷光顧的國家便是韓國了––“去看市場,看流行,看面料!韓國在做服裝這一塊,確實走在了我們前面。”投身服裝業十幾年的林老板,每年都去韓國五六次。他的話代表了不少中國服裝人的觀點,也顯示了韓國紡織服裝界從上世紀 90年代努力轉型后取得的成就。 那就讓我們來“溫故”一下韓國紡織服裝企業面對當年危機時的種種策略,看看有哪些是值得我們今天重新審視和借鑒的。 手段一:建立中高端品牌,避免低價競爭。 自1998年金融危機之后,韓國政府開始審視國家的經濟結構,在紡織服裝業,積極鼓勵國內原創中高端品牌的出現,并為其打入亞洲其他國家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F在在中國的不少商場,韓國服裝品牌已經逐漸站穩了腳跟,這些品牌一般號稱有幾十年歷史,價格居于 200~1800元之間,如:Rapido、EXR、Bean Pole、Galaxy等,占據著中國服裝市場的中高端領域的不小份額。其實自上世紀 90年代起,韓國服裝品牌方開始萌芽,到 90年代末有所減少,以 2002年為起點重新恢復增長勢頭。有關統計顯示,在標志性的 2002年,韓國共有服裝品牌 1730個,比上年增加5.6%,其中國內品牌1171個,而民族品牌和設計品牌分別為 993個和 178個。中高端品牌的建立與完善,使韓國拉開了與中國、越南、印度等國的競爭差距,又有效解決了本國人力資源代價高的成本問題,使韓國品牌得以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存活發展。 而在中國內地,原創品牌更擅長在走低檔路線的大眾休閑裝領域縱橫馳騁,美特斯·邦威、森馬和以純等已經牢牢掌控了低端消費者,但在中高檔品牌領域卻優勢不明顯。根據品牌運作規律,中高端品牌的生產運營成本是低端品牌的 1~3倍,毛利潤空間卻在 3~6倍之間。而據調查統計,中國小康人口已達 4億,在綜合國力增長的財富效應影響下,這個人群還會擴大;同時,毋庸置疑在中國還會迅速崛起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人群,這些無疑會給中高端品牌的無限增長以很好的想象空間。大眾休閑服裝市場的馬太效應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