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光汗色牢度試驗方法標準的變更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注:總試驗樣品數為80個,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其它68個試樣的具體結果不再在上表一一列出,但仍以統計數字在表3中列出) 表3 新舊標準的結果差異程度比較
2討論 從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新標準GB/T 14576-2009對同一試樣進行檢測及評價,無論是酸性試樣汗液2還是堿性汗液,所得到的結果大多比采用舊標準的測試方法B所得的結果高。用新標準的酸性汗液2測試所得的結果比用GB/T 14576-1993中的方法B所得的結果高半級的試樣數為42個,達52.5%;高1級的樣品為17個,占總數的21.2%;而用堿性汗液試驗時,新標準測試所得的結果比舊標準的測試結果高1.5級的比率也達到了11.3%。 經分析,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以下兩個方面: 1)新標準中采用防水白板代替了六塊棉貼襯,樣品在試驗期間處于高濕潤狀態的時間較短,因此樣品表面的染料受濕度的破壞較小,也就是說試樣的實際帶液率降低了,減少了干燥后汗液內物質的積蓄,因而使新標準的耐光、汗復合色牢度結果比舊標準的測試結果偏高。 2)結果評價方法的改變導致結果的不同。新標準規定采用變色灰卡來評定試樣的耐光汗色牢度級數,而舊標準則采用與試樣同步曝曬的藍標進行評級,新舊標準的結果不存在相關性。因此,這又牽涉到四個問題:一是標準物質各級之間色差的跨度問題。經過觀察和測量發現,曝曬后的5級藍色羊毛標準和4級的色差跨度很小,而1~3級藍標的各級間的跨度較對應級數灰卡的色差跨度要大,因此用變色灰卡評定的試樣變色級數就會偏高。二是標準物質的動靜態的問題。新舊兩個標準曝曬的終止條件均是將4級藍標曬至變色灰卡的4~5級為曝曬終點,這說明兩個標準的曝曬量一致。但無論采用人眼或儀器來判斷,對曝曬終點的判斷均存在較明顯的時間差。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目光判定的誤差相對儀器來說更大一些,其曝曬時間誤差可達30%左右。若采用變色灰卡評級,因變色灰卡的各級色差恒定,但試樣的變色隨曝曬時間的增長或變短,這就會產生評定結果偏低或偏高的問題,而采用同步曝曬的藍標來評級則會避免或減少這種差異。三是藍標的穩定性和均勻性的問題,即曝曬總量的問題。由于標準規定曝曬終點是藍標4級曬到變色灰卡的4~5級,但不同生產商、不同批的藍標,在暴曬時間和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除4級藍標外,其他級別的藍標批與批之間均存在差異,因此試樣的褪色程度也會有些差異,這導致采用變色灰卡評級所得的結果也有所不同。第四是評級時心理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