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棉混紡本色布的生產在我國已有十余年的歷史,但始終沒有統一、完整的行業標準。為了加快亞麻行業標準化工作的進程,填補我國麻棉混紡本色布行業標準的空白,適應生產的需要,進一步擴大國內外銷售市場和提高產品質量,根據原中國紡織總會(1995)紡科標16號文下達的《關于下達紡織工業1995年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參考了原蘇聯的國家標準roct101380—1979《亞麻混紡交織內衣通用技術條件》,roct357—1975《亞麻混紡交織物品等鑒定技術條件》的內容。
本標準由原中國紡織總會科技發展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亞麻紡織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黑龍江省紡織產品檢測中心、黑龍江省紡織總會科技處、黑龍江圓寶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郭桂香、朱永艷、宋桂華、鞠殿秀。
中華人民共和國紡織行業標準
亞麻棉混紡本色布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亞麻棉混紡本色布的產品品種、規格、技術要求、布面疵點的評分、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和包裝。
本標準適用于鑒定亞麻短纖維混紡比例在50%及以上的麻棉混紡機織產品的品質。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 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923.1—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
GB/T4666—1995機織物長度的測定
GB/T4667—1995機織物幅寬的測定
GB/T4668—1995機織物密度的測定
GB/T4669—1995機織物單位長度質量和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
GB/T8170一1987數值修約規則
FZ/T10004—1993棉及化纖純紡、混紡本色布檢驗規則
FZ/T10009—1996棉及化纖純紡、混紡本色布標志與包裝
FZ/T32004—1996亞麻棉混紡本色紗線
3 產品品種、規格
3.1亞麻棉混紡本色布經、緯紗特(tex)數系列,必須符合亞麻棉混紡本色紗線的特(tex)數系列。
3.2亞麻棉混紡本色布的代表性品種見表1。
4 技術要求
4.1亞麻棉混紡本色布的技術要求項目有織物組織、幅寬、密度、斷裂強力、單位面積質量、布面疵點等六項。
4.2分等規定
4.2.1亞麻棉混紡本色布的品等分為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低于三等品為等外品。
4.2.2亞麻棉混紡本色布的評等以匹為單位??椢锝M織、幅寬、布面疵點按匹評等,密度、斷裂強力、單位面積質量按批評等,并以六項中最低的一項品等為該匹布的品等。
4.2.3分等規定見表2、表3。
4.2.4長度、幅寬、經緯密度必須保證成包后符合標準規定。
4.2.5亞麻棉混紡本色布混紡比例控制范圍由供需雙方按協議制定。
4.2.6布面疵點評等規定
4.2.6.1每匹布允許總評分按式(1)計算。
每匹布允許總評分=每米允許分數(分/m)X匹長(m)…………(1)
計算至一位小數,然后按GB/T 8170 修約成整數。
4.2.6.2一匹布中所有疵點評分加合超過允許總評分為降等品。
4.2.6.30.5m內各種疵點或連續性疵點評10分為降等品。
4.2.6.40.5m內半幅以上的不明顯橫檔、雙緯加合滿10分為降等品。
5 布面疵點的評分
5.1布面疵點的檢驗
5.1.1檢驗時布面上的照度為400Ix±100lx。
5.1.2評分以布的正面為準,平紋織物以交班印一面為正面,斜紋織物中紗織物以左斜(\)為正面,線織物以右斜(/)為正面。
5.1.3檢驗時,應將布平放在工作臺上,檢驗人員站在工作臺旁以能清楚看出的為明顯疵點。
5.2布面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