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73009—1997《羊絨針織品》標準規定了羊絨針織品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及驗收規則和包裝標志等全部技術特征,適用于鑒定精、粗梳羊絨針織品和含羊絨30%及以上的羊絨混紡針織品的品質。羊絨針織品按物理指標、染色車皮和外觀質量的檢驗結果評定等級。產品等級分為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物理指標
1、羊絨纖維含量
A.純羊絨針織品應含有100%的山羊絨纖維,考慮到山羊絨纖維存在形態變異及非人為混入羊毛的因素,其含量不得超過5%,即成品中山羊絨纖維含量達95%及以上時,可視為100%羊絨,并可標為100%羊絨。
B.混紡產品中羊絨纖維含量的減少。(絕對百分比)
羊絨混紡針織品優等品和一等品中的羊絨纖維含量百分比允許偏差為一3%,就是羊絨纖維的減少不高于3%。羊絨混紡針織品中的其他纖維成分僅限于蠶絲、羊毛等動物纖維及棉、麻等天然植物纖維。
2、單件重量偏差率
羊絨針織品以件為單位。在加工每一件羊絨針織品時,根據使用的紗線粗細、編織的密度等因素設計單件重量。通過生產加工后,成品的單件重量不能輕于設計重量的4%。
3、頂破強度
這項指標反映了產品的堅牢程度。頂破強度指標的大小與紗線的粗細、編織的密度等有關。頂破強度越大,表明產品使用壽命越長。由于羊絨纖維細度較細,羊絨針織品比一般的羊毛針織品的強度要低。精梳羊絨針織品頂破強度為225kPa,粗梳羊絨針織品頂破強度為196kPa。
4、編織密度系數
編織密度系數只考核粗梳單面針織物的優等品和一等品。如這項指標小于1.0,表明產品的編織密度設計的不合格,產品較松懈。
5、起球
羊絨針織品在實際穿用與洗滌過程中,不斷經受摩擦,其表面的纖維端會露出,在表面呈現許多的毛絨,即為“起毛”。若這些毛茸在繼續穿用中不能及時脫落,就互相糾纏在一起,被揉成許多球形小粒,通常稱為“起球”。羊絨針織品起球,會使產品外觀質量惡化。羊絨纖維細而軟,較易起球。考核這項指標是控制羊絨針織品的起球程度,起球指標共分為5級,1級最差,5級最好。優等品不低于3—4級,一等品不低于3級。
6、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質
二氮甲烷可溶性物質指標指測定羊絨針織品中所含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質的成分。它包括天然羊毛油脂,生產工序中加上的油劑、洗滌劑、特殊處理方法所用的物質如柔軟劑等。如果生產工序中加的油劑或為了增加產品手感而使用的柔軟劑用量掌握不當等,都會使這項指標超標。這項指標超標過高,會使產品產生異味,手感發黏。這就要求生產企業在加工工序時控制油劑和助劑用量。優等品不高于1.5%,一等品不高于1.7%。
7、松弛收縮
松弛收縮是指在動態下洗滌后產品的尺寸變化。如果生產企業對織造工藝、熨燙工藝不能嚴格把關,會造成產品密度稀松或小規格產品熨燙成大規格的產品,經洗滌后產品尺寸變形較大影響穿著。產品洗滌后無論與原尺寸相比是收縮還是漲大,都要進行控制。優等品和一等品為+/-5%。
8、染色牢度
五顏六色的羊絨針織品是經染色而成的。在這些產品穿著過程中將會受到光照、洗滌、熨燙、汗漬、摩擦、化學藥劑等各種外界因素的作用,這就要求染色的羊絨產品的色澤相對保持一定牢度。通常,我們把染色的產品經受外界作用而能保持其原來色澤的性能稱作“色牢度”。羊絨針織品的色牢度共考核5項指標,并以級數評定,級數越高,色牢度越好。
耐光指測定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耐天然光的能力。深顏色和淺顏色耐光色牢度的考核標準不一樣。
耐洗指經在特配的洗液(仿常用洗液)中洗滌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程度。
耐汗漬指經在特配的汗液(仿人體分泌的汗液)中洗繞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程度。
耐水指經水洗滌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程度。
耐摩擦指經摩擦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程度。
以上5項考核指標的具體級數,詳見FZ/T73009——1997《羊絨針織品》標準。
外觀質量
外觀質量包括部件尺寸公差、同件尺寸差異、縫跡身長率、領圈拉開尺寸、扭斜角及外觀疵點。具體數據詳見Fz/T73009—1997《羊絨針織品》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