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從種子萌發出苗,經歷苗期、蕾期、開花結鈴期和吐絮成熟期4個生育階段(也稱生育時期),到產生成熟的種子和纖維,即完成棉花的一生。我國一般將棉花從播種到吐絮所需的天數,稱為生育期(有時稱全生育期)。生育期長短,因品種、氣候及栽培條件的不同而異,一般中熟陸地棉品種為135~140天,中早熟陸地棉品種130天左右,短季陸地棉品種要求在110天左右。在優越的生產條件下,可促使棉花生長加快,發育提前。因此,創造適宜條件,滿足棉花生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就能促進棉花早發,延長有效結鈴期,從而達到早熟、優質、高產的目的。
棉子萌發:
棉子萌發經歷吸漲、萌動和發芽三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交叉的階段,胚根頂端伸出種皮(露白),隨即種子萌發。
種子萌發需要具備內在和外在兩個基本條件。內在條件就是種子本身要結構完整,有生活力。外在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有充足的水分、氧氣和合適的溫度。
?。?)水分:種子萌發經歷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吸漲,因而水分是種子萌發最基本的條件,是啟動因子。吸漲階段所需要的水分,采用浸種處理時主要來自播種前的水浸處理,不足部分來自土壤;干子直接播種時,完全來自土壤。棉花種子萌發需水量較多,遠遠高于禾谷類作物。棉子外有堅硬的種殼,吸水速度慢,需要的時間也比禾谷類作物長。
?。?)溫度:只有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種子內的一系列代謝活動才能進行,種子才會萌發。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8~30℃。
(3)氧氣:氧氣是棉子萌發的第三個基本條件。如脫短絨的處理,則提高了種皮的通透性,種子吸水快,萌發出苗需要的時間短。整地、造墑、調節播期和地膜覆蓋等措施也都是為了調節土壤中的水分、溫度和氧氣。
棉花苗期:
黃河流域適期春播的棉花一般在4月底5月初出苗,到6月上中旬開始現蕾,大約歷時45天。從出苗到2~3片真葉展平(頂端開始分化第一個花芽)為幼苗期;之后到現蕾為孕蕾期。苗期以營養生長為主(長根、莖、葉),并開始花芽分化。
主要生育特點為:①長根是棉花的生長中心,地下根系的生長比地上部快。從子葉到三葉期,主根每天向下伸長1.5~2厘米,出現第一片真葉時,主根長度等于株高的2.6~2.8倍,分生側根數可達80~90條;現蕾時,主根下扎深度可達70~80厘米,長度為株高的4~5倍。②由于苗期營養體小,對養分的吸收量也少。吸收積累的氮素占一生吸收總量的4.5%~6.8%,磷素占3%~5.5%,鉀素占3.7%~5%。③氮素代謝旺盛。棉花一生中的含氮水平以這個時期為最高,糖類絕大部分用于合成蛋白質,形成葉與莖的結構物質,部分氮則運往莖內以可溶性鹽貯藏起來。氮素在葉內的比例比在莖內大。此時營養物質主要用于葉的生長,莖部的可溶性氮含量較高,主要起貯藏作用。④對溫度和光照敏感。晴天越多,溫度越高,苗期越短,苗病越輕,棉苗越旺。
棉花蕾期:
黃河流域適期春播的棉花一般在6月上中旬現蕾,到7月上中旬開花,一般經歷25~30天。棉花現蕾后,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時期。
主要生育特點為:①以營養生長為主,是棉株生長最快的時期,植株生長的中心是根、莖、葉,以增大營養體為主,植株體內糖類含量上升,達到一生中的第一次高峰。②由于氣溫逐漸升高,光照充足,營養生長日趨旺盛,莖枝迅速增長?,F蕾初期,株高日增長量為0.8~1.5厘米,盛蕾到初花期株高日增長量為2~2.5厘米,品種之間差別較大。③根系的生長速度加快。主根平均每天伸長1.5~2.5厘米,至始花期,主根可深扎到100~140厘米,上部的粗壯側根向四周擴展到30~50厘米,部分側根斜向深層發展至60厘米左右。根系基本建成。④由于棉株生育加快,對養分的吸收顯著增加。棉株蕾期吸收的氮素占一生吸收總量的27.8%~32.4%,吸收的磷占25.3%~33.8%,吸收的鉀占28.3%~32.7%。
棉花蕾期的碳、氮代謝達到了最旺盛時期。正確掌握這個時期的養分供應,對增蕾保鈴至關重要。由于葉面積逐漸接近最大,碳的代謝達到最高峰,這時如氮素供應過多,將糖類過多地用于合成氮化合物,促進營養器官過度增長,常會引起棉株徒長,增加蕾鈴脫落,因而棉花生育前期要避免施用過多氮肥。棉株頂部葉片的含鉀量以蕾期為最高,進入花鈴期后迅速下降。增施鉀肥,可提高莖葉中含鉀量,對莖中含鉀量的提高尤為明顯。
棉花花鈴期:
黃河流域適期春播的棉花一般在7月上中旬開花,到8月下旬或9月上旬吐絮,經歷50~60天。花鈴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的旺盛時期,此期可進一步分為初花期和盛花期兩個階段。
初花期營養生長仍占優勢,是棉花一生中生長最快的時期;到盛花期逐步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棉株的營養生長高峰已過,轉入生殖生長占優勢,這時棉株體內營養物質主要供棉鈴生長,新葉出生減少,原有葉片逐漸衰老,中下部葉片由于蔭蔽,光合效能降低。因而這時棉株含糖量開始從盛花期的高峰逐漸下降,莖部貯藏的糖分大多為棉鈴所用,其含量也迅速下降,后期則以單糖直接供給棉鈴形成所需為主。這時根部得不到地上部糖類的供給,吸收能力逐漸減弱,吸氮功能也急劇降低,反過來又影響地上部的生長,這時棉株含鉀量也有所下降。在大量結鈴時期,生殖器官中磷和鉀的含量迅速增加。磷、鉀供應不足,均會影響對氮素的攝取。
棉花吐絮期:
黃河流域適期春播的棉花一般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開始吐絮,至10月底或11月上旬,歷時70天左右。棉花吐絮后,營養生長漸趨停止,棉株體內積累的有機物質大量地由營養器官向生殖器官轉移。生殖生長也漸趨緩慢。這個時期棉鈴的生長成為營養供應中心,營養器官所含養分逐漸降低,而生殖器官中所含養分不斷提高,氮、磷、鉀養分從營養器官向生殖器官轉移,以再利用的方式供給棉鈴生長。
高產棉花吐絮期要求的長勢長相是,棉株下部吐絮,上部繼續開花,到“處暑”以后斷花。生長健壯的棉花,頂部果枝平伸,果枝長度為20~30厘米,有大蕾3~4個;吐絮初期葉面積系數2~2.5為宜,并緩慢下降,如葉面積過大,延遲吐絮;反之,易引起早衰,降低鈴重。
棉花生產發育所需營養元素:
棉花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多種營養元素,其中需要較多的有氮、磷、鉀等,稱為大量元素,還需要硼、鋅、錳、銅等微量元素。一般畝產皮棉100千克需吸收純氮(N)7~8千克,磷(P2O5)4~6千克,鉀(K2O)7~15千克;畝產皮棉133千克需吸收純氮20~37千克,磷7~12千克,鉀26~33千克。棉花生長發育的時期較長,在初花期以前,以擴大營養體為主,生根、長莖、增葉;初花期以后,營養器官生長漸緩,以增蕾、開花、結鈴為主,不同生育時期棉花的營養代謝特點也不同。
棉花是深根作物,生育期長。棉花產量與棉田土壤肥力密切相關,要實現優質高產,要求棉田具有較高的肥力,在棉花生長期間能持續供給棉株生育所需的各種養分。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質基礎,一般有機質高的棉田,土壤肥力也高。因此,棉田培肥土壤的途徑是多施農家肥,配合適量化肥于播種前作基肥施入土壤。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年,由于推廣普及抗蟲棉,棉田早衰現象比較普遍,適當增施鉀肥對于控制或延緩棉花早衰有明顯的效果。
施足基肥對提高土壤肥力和平衡棉株整個生長發育時期對養分的要求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要獲得棉花高產,還需適時適量進行追肥,才能確保棉花有良好的養分條件。追肥一般掌握前輕后重的原則,因地、因時、因苗施用。
進入鈴期不宜追施磷、鉀肥。如感到磷、鉀不足,可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氮肥不足的棉田,還可以將0.2%~0.3%的磷酸二氫鉀與0.5%~1%的尿素溶液配合噴施。棉花篇(四):棉花的生長發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