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纖維的兩大類之一。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經溶解后制成紡織溶液,然后紡制成纖維,竹子、木材、甘蔗渣、棉子絨等都是制造人造纖維的原料。根據人造纖維的形狀和用途,分為人造絲、人造棉和人造毛三種。重要品種有粘膠纖維、醋酸纖維、銅氨纖維等。
簡介
英文名稱:
artificialfiber;fibermadefromnaturalpolymers
人造纖維是化學纖維人的兩大類之一。人造纖維是用某些線型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直接溶解于溶劑或制備成衍生物后溶解于溶劑生成紡織溶液,之后再經紡絲加工制得的多種化學纖維的統稱。
竹子、木材、甘蔗渣、棉子絨等都是制造人造纖維的原料。
人造纖維可用于制作衣著用品和室內裝飾用品,也可用于制作輪胎簾子線、香煙過濾嘴等。
分類
人造纖維分為再生纖維和化學纖維兩種,其中再生纖維是用木材、草類的纖維經化學加工制成的粘膠纖維;化學纖維是利用石油、天然氣、煤和農副產品作原料制成的合成纖維。
根據人造纖維的形狀和用途,分為人造絲、人造棉和人造毛三種。重要品種有粘膠纖維、醋酸纖維、銅氨纖維等。
再生纖維可分為:再生纖維素纖維、纖維素酯纖維、蛋白質纖維和其他天然高分子物纖維。
其性能與化學纖維相比,纖維強度稍低,吸濕性好,染色比較容易。產品形式有長絲(人造絲)和短纖維。
再生纖維
再生纖維素纖維、用纖維素為原料制成的、結構為纖維素II的再生纖維。由于耕地的減少和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的產量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人們在重視紡織品消費過程中環保性能的同時,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價值進行了重新認識和發掘。如今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應用已獲得了一個空前的發展機遇。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發展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形成了三代產品。第一代是20世紀初為解決棉花短缺而面世的普通粘膠纖維。第二代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高濕模量粘膠纖維,其主要產品包括日本研發的虎木棉(后命名為Polynosic)和美國研發的變化型高濕模量纖維HWM以及蘭精公司80年代后期采用新工藝生產的Modal纖維。60年代后期開始,由于合纖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原料來源充足和成本低廉,合成纖維極大地沖擊了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市場地位。許多研究機構和企業更多地關注了新合纖的開發和應用。在此期間,世界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發展趨于停滯。第三代產品是以20世紀90年代推出的短纖Tencel(天絲)、長絲Newcell為代表。受健康環保意識、崇尚自然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對再生纖維素纖維有了新的認識,新一代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理化性能也有了充分的改進,因此,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應用重新出現了迅猛的增長。
從天然蛋白質制成的性質類似羊毛的纖維。羊毛、蠶絲等為天然蛋白質纖維。1866年英國人E.E.休斯首先成功地從動物膠中制出人造蛋白質纖維。他將動物膠溶于乙酸,在硝酸酯的水溶液中凝固抽絲,然后以亞鐵鹽溶液脫硝,進一步加工得到蛋白質纖維,但未工業化。1935年意大利弗雷蒂才用牛乳內提取的奶酪素制成人造羊毛。天然蛋白質制成的蛋白質纖維與羊毛的性質差不多。基本結構單元都是氨基酸,以酰胺鍵(肽鍵)結合在一起的高分子。比天然羊毛優越之處在于不易皺縮,不易蟲蛀,易保存;缺點是保暖性及柔軟性較天然羊毛差些。工業生產蛋白質纖維的主要原料是乳酪素、花生蛋白及大豆蛋白等。
纖維素酯纖維,指從木材、短絨棉等植物材料中提取得到的纖維素,與有機酸等反應所生成的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酯為原料制得的、最終纖維大分子化學結構仍保持纖維素酯結構的纖維均屬之。蛋白質纖維和其他天然高分子物纖維。
其性能與合成纖維相比,纖維強度稍低,吸濕性好,染色比較容易。產品形式有長絲(人造絲)和短纖維。
人造纖維面料
(一)人纖織物的特點
人造纖維織物基本上是指粘膠纖維長絲和短纖維織物,即人們所熟知的人造棉、人造絲等。此外,也包含部分富纖織物和介與長絲與短纖維間的中長纖維織物。因此,人纖織物的性能主要由粘膠纖維特性決定。
1.人造棉、人造絲織物具有手感柔軟、穿著透氣舒適、染色鮮艷等特點。
2.人造纖維織物具有很好的吸濕性能,其吸濕性在化纖中最佳。但其濕強很低,僅為干強的50%左右,且織物縮水率較大,因此在裁剪前應預先縮水為好。
3.普通粘膠織物具有懸垂性好,剛度、回彈性及抗皺性差的特點,因此其服裝保形性差,容易產生折皺。
4.粘膠纖維織品的耐酸堿性、耐日光性及耐其它藥品性能均較好。
(二)人纖織物的品種
人造纖維織物的品種很多,除自身的純紡外,還有許多品種屬于粘膠纖維與其它纖維的混紡織物或交織物。
1.人造棉織物
以100%棉型或中長型普通粘膠纖維或富纖為原料織成的織物。如:人棉布、富纖布等。其中,人棉布是由100%粘纖織造而成的平紋組織織物,具有布身薄而柔軟、紗支細、密度小、透氣性好、染色鮮艷等特點,適宜做夏服與被面,價格便宜。富纖布是用棉型富纖為原料織成的平紋、斜紋等織物,即富纖細布、富纖斜紋布或富纖華達呢等,具有許多與粘纖織物相似的特點,所不同的是其染色不夠鮮艷,手感挺爽且堅牢耐用,適宜做夏裝或童裝面料。
2.人造絲織物
以粘膠長絲或富纖長絲為原料織成的絲綢織物。如:無光紡、有光紡、美麗綢、利亞絨、人絲綃等。這些品種已在“絲型織物”一節中有所敘述,這里不再贅述。
3.粘膠纖維混紡、交織物這里主要描述粘膠纖維與合成纖維間或粘纖長絲與短纖維間的混紡、交織產品。
如:滌粘混紡織品、高卷曲粘膠紡毛織物、中空粘膠針織物等。它們均以高比例的粘纖混合低比例的滌綸纖維而制得,或各占50%的比例制成。象高卷曲粘膠仿毛織物是用67%的細旦高卷曲粘膠與33%滌綸混紡高支紗加工而成,具有手感豐潤、毛感強、類似于凡立丁的外觀風格,適合制作女用衣裙、便衣等。羽紗、富春紡則屬人絲與人纖紗或棉紗的交織產品,具有質地堅牢,布面柔滑挺實,價格便宜等特點,??捎米龇b里料。
總之,人造纖維面料以其優良的吸濕性取勝于其它化纖面料,但由于其織物下水后會變硬、強力變差,因此洗滌時須注意不要用力揉搓。此外,在裁剪時要將折邊留的寬一些,并需碼邊,以免紗線滑脫,出現“扒絲”現象。
工藝
以天然聚合物(如纖維素、蛋白質等)為原料,經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而制得的化學纖維。人造纖維一般具有與天然纖維相似的性能,有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和染色性能,手感柔軟,富有光澤,是一種重要的紡織材料。它可以純紡或與羊毛、絲等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混紡,制得各種衣料。粘膠纖維中的強力絲因強度高,抗多次變形性好,可用在工業方面。再生蛋白質纖維具有類似羊毛的性質,可代替羊毛。目前,可用蛋白質與其他纖維接枝共聚或共混以改善其他纖維的性質。1984年,人造纖維的產量約為3.1Mt,占化學纖維總產量的21.3%。
化纖行業的發展
化纖行業的發展主要受下游原材料和上游紡織行業的影響,從上游原料供應看,我國合成纖維的原料進口量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下降。這為化學纖維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光明。2004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已經達到約900億美元。紡織行業的發展為化纖應用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且我國在不斷研究開發化學纖維在其他非紡織品的應用。
近幾年我國化學纖維出口數量增大,從2002年到2005年我國化學纖維進口的絕對數量下降,出口數量不斷增大。化纖長絲2004年和2005年分別實現貿易順差1358百萬美元和2119百萬美元,化纖短纖2004年和2005年分別實現貿易順差為134百萬美元和1133百萬美元。由此可見,我國化纖行業的發展總體來說是健康的。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