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點檢要做到四個“零”
隨著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化的推廣運用,紡織企業以前的設備檢修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生產管理的要求了。為此,停機為零、廢品為零、事故為零、速度損失為零的四“零”檢修思路應運而生。為什么要做到設備點檢四個“零”以及如何才能做到? 說到設備維修,紡織企業說得最多的是狀態維修,用得最多的方法是設備“點檢”。設備“點檢”是一種預防的、主動的設備檢查過程,是設備運行階段管理的核心。無論在設備狀態管理,還是在設備技術管理和設備資產管理中,“點檢”制度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強調全員參與原則,強調建立崗位操作工、當班維修人員、常日維修人員和專業維修人員“四位一體”、實行崗位“點檢”和專業“點檢”相結合。 雖然這種制度融入了TPM“全員生產維修”的部分內涵,但是并不完善,與現階段企業的需求還存在明顯差距。其中比較明顯的差距就在于TPM管理的目標是四個“零”,即停機為零、廢品為零、事故為零、速度損失為零。 有人會說做到停機為零、廢品為零、事故為零、速度損失為零,這不是天方夜譚嗎?即使航天領域也只能達到99%以上的要求,不可能100%。應該說,這是一種理念,因為目標計劃定得過低,計劃完成率也不會很高。 隨著我國紡織制造技術的突飛猛進,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化的推廣運用,紡織企業對設備性能、效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的設備檢修方法不能再滿足當前企業的管理要求了。事實上,棉紡企業在使用進口立達設備過程中就有這樣的體會。只要你按要求保養,清棉軸流開棉機、多倉混棉機、清棉機、高速并條機一年中幾乎見不到故障。國外設備能夠做到為何我們做不到?我們要面對現實,有差距,就要努力想辦法縮小差距,就要有迎頭趕上的決心和勇氣。 與西方紡織企業執行幾十年的先進管理模式,如TPEM“全面生產維修”的理念相比,我國紡織企業、紡機企業還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國國內紡織企業實行的雖然也是全員參加的設備維修管理,包括事后維修BM和預防維護PM,對不重要的設備仍然實行事后維修,對重要設備則實行預防維修,但TPEM“全面生產設備維修”不僅強調全員參加,而且還強調全系統維修。 全系統維修除了事后維修BM和預防維護PM外,還有維護預防MP、生產維護PM兩項內容。即通過利用先進的工藝和技術,修正設備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及維修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進而真正實現零故障、零不良、零浪費和零災害的目標。 目前,一些有規模的地方知名紡織企業已經提出設備要做到無故障停車要求,這不僅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需求,而且也符合有效保證質量的要求。 當前,紡織企業正在承受著史無前例的成本壓力,產品轉型已成為趨勢。比如,針織紗屬于紗線中技術要求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這種產品對設備性能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針織紗企業普遍推行無包卷接頭的整體換桶操作法。如果經常因故障停車,會使每桶長度不一致,進而造成極大浪費。如果頻繁停車的情況發生在細紗機、噴氣織機工序,造成的影響會更大,可能會使整個生產產品前后銜接發生困難,造成資源閑置等浪費。 此外,由于設備保養不好,設備精度降低而不能按正常的生產速度使用設備,這就等于降低了設備性能,進而還會直接影響單產、生產效率,用工。因此,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過硬,就要不斷完善機器保養。機器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而人則是保證機器好壞的關鍵。 事實證明,在紡織廠設備負荷運行中出現的不少問題往往在設備設計、研造、制造、安裝、試運行階段就已經埋下了故障隱患。因此,設備前期管理要考慮維修預防和無維修設計。紡織企業選購設備時,就應當在產品調研、規劃、設備選型、設計研制、打樣、采購、安裝、調試及試運行階段等全過程管理方面上下功夫,力爭做到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疏而不漏進行。 現在紡織企業不論是實行狀態維修及周期相結合的管理還是點檢的管理方法及制度,從實現四個“零”的目標看,是無法真正完成的,最多只能部分完成。除非購進的設備整體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否則即使管理措施再到位,也已經是事后管理了。因此,對于紡織機械生產企業來說,在產品設計階段應該認真考慮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問題。從設計、生產上提高設備品質,從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發生,減少和避免維修。只有把制造設備與使用設備統一起來,管理才能夠完美、完善。因此,紡織設備管理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跳出原有設備管理的約束設計、規劃未來的紡織設備管理。而紡織機械生產企業也應該通過強化設備出廠前管理,以達到減少后道紡織廠使用過程管理難度目標。這既是紡機企業的最高職業境界和奮斗目標,也是對紡織行業和實現紡織強國做出的最大貢獻。 (蘇州紡織工程學會 繆定蜀)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