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 衣被天下(二)
第二個階段,維尼綸時期。人造纖維搞了兩三年,主要使用木材為原料,但適用的木材資源十分緊缺,發展化學纖維再次受到原材料的制約。到1964年,我們采用礦物質材料制作紡織原料,也就是維尼綸。這樣,我們就從人造纖維轉到了合成纖維的新階段。維尼綸纖維用電石作原料,資源相對豐富。但是,我們沒有這個技術。當時世界上擁有維尼綸技術的國家只有日本,我們就和日本談判引進技術。當時中日之間還沒有建立邦交,只能通過半官方的機構來進行,中國叫廖承志辦事處,日本叫高崎達之助辦事處。這個過程中,我們曾經受到了日本右翼勢力和臺灣蔣介石集團的多方阻撓,他們妄圖阻止向我們輸出此項技術。后來這些阻撓陰謀都被一一擊破。這個項目是中日建交前,日本對中國出口的第一個成套設備項目,中央非常重視,周總理親自過問,廖承志具體負責指導,最終勝利建成,年產量為10000噸維尼綸。這套生產工藝設備,在日本是建在一個廠內,但中國引進后,前面部分以電石為原料,生產聚乙烯醇,由化工部負責,建在北京東郊的九龍山;后面部分為抽絲,由紡織工業部負責,建在北京順義。兩個廠距離很遠,分開生產,增加了產品成本。順義維尼綸廠的建設,周恩來、鄧小平、陳云、李先念、彭真等同志都去看過。這個項目的建成標志著我國發展化學纖維已從纖維素原料,進入到使用礦石原料的合成纖維階段。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天然紡織原料更趨緊張,輕工業部(“文革”期間紡織、輕工、二輕三個部合并)就參照北京九龍山有機化工廠和順義維尼綸廠的設備、工藝技術,在全國建了9個維尼綸工廠。從1964年開始到上世紀70年代末,維尼綸產量大幅度增加,部分填補了紡織工業對原料的需要。但是,很快另一個問題就突出出來了。維尼綸用作紡織原料,本身的性能不是太好,主要是穿在身上發澀,不挺括,舒適度不高,開始時市場還接受,漸漸地人們就不太歡迎了。上世紀80年代后,維尼綸紡絲生產逐步停止,只保留了前面的原料部分和少量紡絲生產,主要從事聚乙烯醇等漿料生產。 第三個階段,石油化工原料時期。這個階段從1972年開始,用石油、天然氣做原料,生產滌綸、腈綸、綿綸等產品。當時決定引進國外先進成套技術設備,主要有三個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是1971年七八月間,毛主席南巡途中,讓身邊的工作人員利用休息上街的機會進行社會調查。有人回來說,辛辛苦苦排了半天隊,才買到一條的確良褲子。毛主席很驚訝,怎么買一條褲子還要排半天隊?就問周恩來總理為什么不能多生產一些。周總理講,我們還沒有這個技術,還不能生產。毛主席就問,買一個行不行???周總理說那當然行。當時極左思潮盛行,到處批判洋奴哲學、賣國主義,如果毛主席不發話,別人是不能決定從西方發達國家進口成套技術設備的。二是“九·一三”事件后,中央調整政策,糾正“左”的錯誤。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后,同國際上的交往增多,特別是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后,西方發達國家相繼同中國建立邦交。國內外的政治、經濟氣候都有利于引進技術設備。三是大慶油田的產量已經上來了,1972年原油產量達到4567萬噸,可以為開發以石油為原料的合成化纖提供資源。這三個方面的因素湊到一起,才使引進合成化纖的成套技術設備成為可能。從市場需求方面看,當時穿衣的供需矛盾越來越大。“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棉花產量是209萬噸;1972年,也就是決定引進化纖成套技術設備的那一年,棉花產量反而下降到195萬噸。而同一時期的中國人口,則從7.2億增長到8.7億,整整增加了1.5億。新增人口都要穿衣,這就使得紡織品供應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輕工業部對引進成套設備極為重視,特地成立引進成套設備辦公室,由焦善民副部長任主任,李正光、王瑞庭、牛迪義、陳錦華分別兼任副主任,負責計劃安排、對外談判、設備引進、工程建設及生產培訓等工作。1972年1月我們給中央打報告,最早的方案是引進上海、天津、遼寧、四川四套化纖設備和兩套化肥設備。但在談判中,發現國外的化肥肥效非常高,比國內的小化肥含氮量要高出3倍,增產作用大,于是就把引進的成套化肥裝置,由2套擴大到13套。再加上武漢鋼鐵廠的1.7米軋機、發電廠設備以及綜合采煤機械等,最后形成共計26個項目、用外匯43億美元的引進方案。這次大規模成套技術設備引進,使鋼鐵、化工、化肥等相關產業都上了一個臺階,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回顧這段歷史,站在一個更加宏觀的層面來看,這批引進項目對中國的工業現代化,特別是原材料工業,意義是很大的。上海、天津、遼寧、四川四個合成纖維廠投產以后,以它們為依托,經過不斷地擴建、改造,培養了人才,積累了經驗,為改革開放后的大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