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 衣被天下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陳錦華著作《國事續述》近日出版。陳錦華前30年工作經歷是在紡織工業系統度過的,親身感受了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歷程。因此,全書第一章以“中國解決穿衣問題的偉大歷程”為主題,回顧了新中國紡織工業的歷程,以及錢之光、陳維稷、榮毅仁等紡織工業老領導的風采。為了讓紡織行業的廣大讀者深入了解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歷程,摘錄刊登該書第一章的部分內容。 我于1946年3月參加工作,至今已60多個春秋,其中前30年(1946年5月~1976年10月)在紡織工業系統度過。紡織工業在我心中有著深厚的情結。 舊中國的紡織工業是中國近代工業中最發達的產業,擁有的資產、產業工人、市場份額和民族資本都是最多的。同時,它又帶有較為顯著的半殖民地特色,主要表現在設備和原料都不能自給,要依賴從國外進口,早期的資本由外國直接經營和操控的占了一半以上,整個產業受制于外國資本。新中國成立后,要改造舊的紡織工業,使它成為獨立自主、為新中國服務的重要產業,就必然要從解決設備和原料自給著手,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建立新中國的紡織工業體系。 紡織工業部成立以后,先后把上海、天津、沈陽等地的原有紡織零配件修配廠,按照專業特長改造成紡織設備制造廠,生產不同的機器,再組織全國性的協作,形成成套供應能力。這件事,只在工業內部進行,不受外部自然因素制約,經過努力,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就解決了,可以滿足發展紡織工業的需要。到上世紀60年代初,根據國際上的先進技術,以及中國自己的科研和技術革新成果,對棉紡織設備進行全面、系統的升級換代,使設備生產效率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這前后兩代設備,用于中國對亞洲、非洲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成效良好,獲得了廣泛的贊譽。 培養人才的工作也迅速展開。在上世紀50年代初的高等院校專業調整中,把江蘇(南通)、上海等地的高等紡織院校合并組成華東紡織工學院,比較快地適應了新建北京、西安、鄭州、石家莊等紡織工業基地建設的需要。此后,華東紡織工學院還不斷接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研究生,成為中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 但解決紡織原料就不是工業內部的事了,而是要靠農業,要靠天吃飯,難度特別大。當時紡織原料百分之百要靠農業供應,包括棉花、羊毛、黃麻和蠶絲,主要是棉花。生產棉花要占用大量耕地,這就與解決吃飯問題發生了矛盾。多產棉花只能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需要良種、化肥、農藥的支撐,而當年這些條件都比較差。根據國際上工業化國家的經驗,解決天然紡織原料不足的矛盾,要靠發展化學纖維。對中國來講,這是一條完全的新路,是沒有基礎的創業之路,也是給中國紡織工業帶來轉機和開辟新天地的現代化之路。 中國發展化學纖維工業,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人造纖維時期。1958年、1959年“大躍進”之后,我國農業生產遭到很大破壞,棉花產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棉花產量106.3萬噸,倒退到1950年的水平(103.1萬噸)。紡織工業部黨組經過調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實行“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并舉”的方針。毛主席曾經講過,發展中國工業要“兩條腿走路”。解決紡織工業原料同樣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天然纖維,一條腿是化學纖維。這個報告是1960年5月向中央報告的,中央很快就批了。 中央批了以后,要抓好落實,從哪里著手呢?部黨組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決定把重點放在人造纖維上。當時發展人造纖維的原料主要是木材,但不是所有木材都能用,只能用一種在大興安嶺北坡生長的白松,它的纖維素比較好。這種白松總量不多,我曾隨錢之光專程去大興安嶺作過調查研究,查看資源情況,確實很少。走人造纖維這條路,當時雖然資源很有限,但也必須盡快邁出步伐。 1960年7月,紡織工業部黨組再次向中央報告,提出“實行兩條腿走路,要先從人造纖維開始著手建廠”。鄧小平批示:“我看是值得干的,合成纖維也要考慮。”這個批示表明,小平同志當時就了解到,發展化學纖維可以先從人造纖維開始,合成纖維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接著,李先念同志批示:“這件事情晚干不如早干,晚動手不如早動手。”當時紡織工業部由李先念同志管,他知道棉花產量上不來,所以特別贊成趕緊著手搞化學纖維。中央領導批示后,工廠設計、設備制造以及調集人才等工作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發展人造纖維設備,難度最大的是計量泵和噴絲板,要求很高,必須耐堿液腐蝕,要用白金做材料。而白金歸人民銀行管理,李先念專門給人民銀行作了批示,白金的問題順利解決。做計量泵的工藝技術要求非常高,加工精密,設備必須進口。當時進口這樣一臺機床非常昂貴,要用寶貴的外匯,我們解決不了,又去找李先念同志。李先念雖然分管財政,但是這個項目沒有列入預算,他不能隨便批。他請示了毛主席,毛主席風趣地說:“你不是管財政么,你可以三只手嘛。”意思是在規章制度以外,可以靈活去辦。這就等于毛主席同意了,問題也順利解決。在搞人造纖維階段,我們建了一批新廠,有南京的、新鄉的,還有丹東等地的老廠改造擴建。在此以前,我們還從德國引進了一套人造絲成套設備,規模為年產人造絲5000噸,工廠建在保定。這批新廠,以南京化纖廠建得最快、最好。 當年為了響應中央“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號召,部長們都帶頭下到基層單位蹲點。錢之光同志帶了一個小組到南京化纖廠蹲點,指導新廠試車生產。蹲點調查研究結束以后,錢之光同志給薄一波同志寫了封信,報告在南京化纖廠的工作情況,信的內容由錢之光同志授意,由我執筆起草。薄一波同志將此信作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范作了批示轉發。這在當時是一件很轟動的事情,影響很大。后來國家建委總結全國搞得好的先進單位建設經驗時,南京化纖廠和鐵道部的馬鞍山輪箍廠一并被作為建設工作搞得好的典型向全國推廣。 總體上看,人造纖維是從1960年開始搞起,得到毛澤東、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關心和大力支持,進展比較順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批化纖廠的建設,培養了人才,積累了建設經驗,打下了設計、制造合成纖維紡絲設備的基礎。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