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棉紡織業在綠色與環保中大顯身手
近日,“支持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第一次被寫入“中國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并將于近期公布的消息,使“再生紡織品”成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的一個新話題。按照規劃,未來5年,我國將初步建立起紡織再生纖維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到2015年,全國纖維加工總量可望達到5150萬噸,其中15%左右為再生纖維。 循環利用——紡織業的必然趨勢 當前,全球的紡織業都遇到了原料和能源供給緊張的問題。纖維、淡水、石油和電力的缺乏對企業的生產造成了直接影響,而纖維的供給形勢尤其嚴峻。2005年以后,棉纖維產量的增長幅度非常小,但是市場的需求卻一直在增長,這就導致了供給量和需求量之間的巨大缺口。如果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均棉纖維消費量都達到美國人均棉纖維消費量的水平,我們每年將需要4.7億包棉花。如此緊張的原料供應,就要求我們更要珍惜現有資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而且,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服裝制造是“污染大戶”,不僅會浪費一些紡織品,而且從原料到成衣都在排放有害環境的物質。我國每年服裝的產量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紡織品能夠循環利用,不僅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也是世界紡織業未來發展可以尋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再生紡織品,這一曾被關注又被冷落的話題,很是耐人尋味。從材料回收開始,再生紡織品最早呈現的形態是回收棉、回收滌綸纖維,技術進步又帶來各種再生纖維素纖維。低碳經濟要求“從搖籃到墳墓”都有碳的標志,以此約束生產流通中對資源與能源的消耗,再生紡織品則實現了“從搖籃到搖籃”的真正循環利用,是低碳的終極回歸。 紡織品再生——發達國家的實踐應用 紡織品怎樣再生?通常將生產中或生產后可以再用的廢料回收利用后生產的紡織品定義為再生紡織品,如市場上流行的各種再生纖維素纖維紡織品,就是典型的再生紡織品。再比如在一些秀場上出現的“可樂瓶服裝”、“編織袋翻新書包”,都是再生紡織品。更直白的解釋是:一件衣服穿完了,重新回到工廠,經過一系列的工藝,變成另外一件衣服。 在有些發達國家,這件事已經做得很好。紡織品回收與再生在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美國國會和歐洲議會頒布法令,規定紡織品只要掛上“再生”的標志,售價就可以比平常紡織產品提高10%。開始的時候,人們也不買賬,但是經過22年的宣傳和推廣,為了保護環境,拯救地球,現在消費者逐漸認同了再生紡織品,很多人看到有“再生”標簽的衣服就愿意掏錢購買。 歐盟2008年還修訂了《廢棄物框架指令》(WasteFrameworkDirective)計劃,旨在讓歐盟公眾和企業能夠更積極地推動各類資源的環保再生。目前,回收材料的使用在歐洲備受紡織服裝行業的青睞,許多世界知名品牌和國際大買家已著手開發或大量采購相關的再生紡織品,如美國環保再生纖維與紗線制造商JimtexYarns、日本帝人纖維公司、英國成衣零售商馬莎百貨和美國百貨零售商沃爾瑪等。 再生紡織品——中國的積極探索 中國也在號召使用再生紡織品,宣傳了近10年,但是普及程度與歐美國家尚有很大差距。大約10年前,中國開始號召進行紡織品的回收與再利用,但卻沒能推行開來,因為成本太高了——首先要把舊衣服收回來,進行嚴格的消毒、清洗、分解后,再加工成紡織品。這個過程使回收再利用的紡織品比生產全新的產品要增加很多成本,必須要以更高的價格出售企業才能夠生存和獲利。但是經過回收再利用的纖維性能上肯定比第一次使用時有所降低?;ǜ嗟腻X買性能差的東西,“性價比”實在不高。目前,國內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服是大規模回收再生的。 作為紡織品出口大國,我國的紡織生產和出口企業為了促進紡織產品出口,順應國際綠色貿易潮流,正在加緊研發、生產再生紡織品。但由于技術和成本等原因,一些再生資源在生產過程中已造成了大量的能耗浪費和環境污染,因而使得再生紡織品只是穿上了“綠色”的外衣,而并沒有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環保。比如在一些地區的紡織品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大量褪色廢水(含有機氯),對未褪色、無效的廢布角料進行焚燒,這些落后的再生品加工過程反而造成了更大量水資源的浪費、更大程度上的環境破壞。 雖然,真正做到紡織品的回收與再生要付出高昂成本,但這仍將是未來的發展之路。單靠企業或行業的力量難以承載,更需要社會能營造一個真正綠色的紡織品消費環境。 發展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最重要的是相關企業進行生產改造和技術創新,加快再生棉紡織業轉型升級,實現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應該加快再生紡織品的相關研究和技術攻關,通過政策對再生紡織品企業進行產業扶持,讓“再生服裝”能夠生產出來,真正穿在身上。 除了技術攻關和產業扶持,如何讓普通消費者從內心接受“再生面料”、“再生服裝”這些“新生事物”,也是一道需要邁過的“坎”。最近,上海開始向一些試點小區的家庭贈送干、濕兩種垃圾筒,其中,干垃圾筒可放置廢舊紡織品、塑料瓶等用于循環利用。但如果這些垃圾“搖身一變”為“再生服裝”,能否為消費者接受還有待檢驗。“再生服裝”不是“黑心棉”,不是“垃圾服裝”,應該通過宣傳提高消費者的認識,打開再生紡織品的消費市場。同時,要從政策規范、法律保護、標準制定、市場引導等多方面進行推動,保證“再生服裝”是“安全服裝”、是“放心服裝”,解除消費者的顧慮。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