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在棉花收購加工過程中,存在重視數量,忽視質量;維持現狀,不求發展等問題。因此,棉花收購加工過程中應采取如下對策:
1.從棉花摘售源頭抓起。主產棉區的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優質棉的生產發展,提高棉農的經濟收入。棉花收購加工企業要配合當地政府做好優價的宣傳工作,幫助棉農分摘、分曬、分存、分售,向棉農講清混售減少收益和混入異性纖維的危害性。對棉花經紀人收購交售的棉花也應嚴格把關。把國家標準和相關規定編印成冊,發送給區域內的棉農及長期合作的經紀人,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售棉習慣。
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凡取得棉花加工資格認定的軋花企業,要圍繞質量這一中心,擴大規模,建設規范化的加工廠,收購加工優質棉,有計劃地投入資金,擴大收購場地,擴建儲棉庫房,購置收購物資器材,增添檢驗儀器,完善檢測手段。從實際出發,站在規范發展、規模效益、與國際接軌的高度,更新棉花加工設備,改革加工生產工藝流程,配備提高產品質量的相關設施,提高產品參與市場的競爭實力,成為符合《棉花加工資格認定和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合格棉花加工企業。
3.把握兩大關鍵環節。首先在收購質量上,要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堅持“一試五定”的質量操作規程,依質論價,杜絕“一抓準”、“一口清”的方式確定棉花品級、衣分的現象發生;拒收水分、雜質超標,好次混售、塑料包裝的棉花。其次是在棉花加工質量上,嚴把機口關。組織專人在機口揀“三絲”,清理與品級不相符的籽棉,確保加工生產的產品一致性好,無異性纖維。做到依質配車,調整生產工藝,發現產品質量問題,應及時采取解決措施,配備的籽棉、皮棉清理機要經常檢查,確保機器的正常運行。
4.大力引進技術人才。棉花加工企業必須轉變思想,創新理念,走出“家族式”經營管理的禁錮,廣納賢才。一是從社會上吸納有一定專業技術職稱或受過新業務培訓的收購檢驗、加工技術人才,讓他們承擔棉花收購、加工生產責任,并為其創造寬松的環境,把好棉花收購、加工過程中的質量關。二是吸收有棉花經營管理經驗人才進入企業,參與管理,施展才華,通過有效的管理來提升產品質量。三是選送有一定文化水平且熱愛棉花檢驗、加工技術的青年職工到專業技術學校和有關部門進行定向培訓,讓他們掌握專業技術知識。
5.強化質量約束機制。首先是嚴格執行《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企業內聞要圍繞《條例》定措施,增強員工遵紀守法的意識,讓《條例》貫穿于企業棉花質量的始終。其次是制定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從棉花收購到加工、儲存、銷售,都要建立健全各環節的崗位責任制,做到職責分明,齊抓共管。三是實行責任追究制。一旦棉花收購、加工出現質量問題,按其崗位對照檢查,嚴格處理。另外,在平時的收購和生產加工過程中,要經常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把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6.處理好四大關系。一是企業與棉農的關系。企業為生產交售服務,與棉農建立魚水關系,讓棉農為企業提供優質原棉。二是企業與棉花經紀人的關系。企業為棉花經紀人售棉提供便利條件和市場信息,棉花經紀人則要按企業的要求,幫助企業收購符合質量標準的棉花,達到互惠互利。三是收購、加工企業與用棉企業的關系。收購、加工企業應加強聯系,為用棉單位提供優質產品,用棉單位要及時反饋質量信息,以利收購、加工企業做好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四是加工企業與纖檢部門的關系。企業應無條件地接受各級纖檢部門監督檢查,同時,更要向纖檢部門主動及時地分級報驗料品,征求意見。纖檢部門則要強化服務意識,主動上門檢查指導工作。同時,互相之間要經常交流,和諧相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