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在中國東部的上海地區流傳著這樣有一首兒歌:“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只筒子兩匹布”。這首兒歌唱的是生活在700多年前元朝時期黃道婆的故事,是她發明了手工棉織布技術,使上海地區一度成為中國的紡織中心。如今,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她留下的手工棉紡織技藝還在傳承,而且已經被中國文化部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79歲的康新琴老人,是黃道婆發明的古老手工棉紡織技藝傳承人。她每天的生活就是為黃道婆看護墓地并教徒弟織布的技術,以傳承手工棉紡織技藝。無論刮風下雨,每天早上,康媽媽都會按部就班地來到黃道婆紀念館,開始她全天的工作。記者去的當天,康媽媽由于身體原因回家休息了,她的女兒王美芳向記者談到,為黃道婆掃墓是康媽媽每天的必修課。“康媽媽每天掃掃地啊,掃地掃好了就進來紡紡紗,教她們(康媽媽的徒弟們)怎么紡,一點點教她們。” 紀念館講解員楊麗影,她也是康媽媽的學生之一。她說:“原先我們都不會的,全是康媽媽教我們的。我們在這里的人都要學會的,不會不行。” 黃道婆的織布技術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關鍵就在于她的織布效率高,她創造性地改裝了紡車,把之前紡紗用的的紗錠由一錠增加為現在的三錠,這就使得紡棉的效率大大提高。她還引進了軋棉的“攪車”,這就完全改變了當時用手剝棉籽或用鐵杖搟去籽的落后狀況,她還就地取材,用竹子來制作彈弓和彈槌,這樣接觸的棉絮就比較多,而且較于木制的彈弓分量更輕,操作簡便快捷。作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康媽媽說:“織布是外婆傳給娘,娘傳給我,一步步傳下來的。以前每個村莊,每個人家都有的,要做了賣的。織布的過程需要買籽,種棉,紡紗,織布,一點點弄出來的。以前軋棉去籽都是用手撥出來的,然后在軋出來?,F在就用壓榨機軋出來的。” 據傳說,黃道婆在發明了紡織技術后,便傾其所有、毫無保留地把紡織技術傳授給鄰里鄉親,使得當時的松江府成為全國棉紡織的重鎮,有“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的美名,更以“衣被天下”而為世人所稱道。上海人不僅是黃道婆的后人與受惠人,更應該是黃道婆技藝與精神的傳承人??祴寢尩耐降芾顣悦靼⒁陶劦絹砑o念館學習織布時,像孩子般講起自己兒時的回憶:“我們小的時候上學課本里就有關于黃道婆的一節課。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很佩服黃道婆,因為黃道婆她一點背景也沒有,但她的故事能流傳下來,這是很偉大的,這全是靠她的勤勞的雙手,聰明的智慧,對國家做出貢獻,所以我從小就覺得黃道婆很了不起,希望有機會能接觸下。” 隨著現代紡織工業的不斷發達,黃道婆留下的民間紡織技藝一度被大眾所冷落??祴寢屗齻儏s執著地認為,傳統的手工藝技藝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應該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來學習。但就目前來看,前來學習的學生人數很少,年輕人對傳統技藝也不感興趣,這使得康媽媽非常擔憂。她說,要是有人愿意來學,可以免費教給他們技術。康媽媽的徒弟李阿姨也呼吁,希望媒體和輿論能夠更多地宣傳民族技藝,不要讓它就這么沉沒在市井民間,要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我覺得這個宣傳的力度不太夠,因為我也有個女兒在海外,她們對這方面就不太了解,其實也應該增加國際的影響力。” 對于保護這項民族瑰寶的行動,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鄭土有教授表示出了他的擔憂。他認為,保護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的責任在于整個社會,我們不能單獨地依靠某一種力量使得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存,而關鍵是在于民眾對于它的了解、認知和接受。他說,保護和傳承烏泥涇手工技藝的關鍵,就是要多領域的通力合作:“首先,政府方面要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認識它的重要意義,同時落實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烏泥涇棉紡織技藝進行保護,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大對硬件設施,如紀念館、博物館的資金投入;其次,媒體方面要著力宣傳,提高了民眾的自主保護的意識;第三,學者們要進行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挖掘黃道婆遺產當中的精神的內涵。” 如今,上海正在把對傳承人的保護落在實處,如對傳承人生活、工作條件提供物質保障;由項目保護單位和傳承人共同協商收徒,盡可能保存原始資料,提供技藝復原的可能等。希望在像康新琴這樣執著的老藝人的帶動下,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這項傳統技藝,能再度煥發青春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