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染色介紹
一、涂料染色的特點 涂料染色是將涂料制成分散液,通過浸軋使織物均勻帶液,然后經高溫處理,借助于粘合劑的作用,在織物上形成一層透明而堅韌的樹脂薄膜,從而將涂料機械地固著于纖維上,涂料本身對纖維沒有親和力。 涂料作為一種顏料,長期以來在印花上被廣泛使用,近年來,由于印染助劑(如粘合劑)性能的不斷提高,擴展了涂料的應用范圍,使涂料染色工藝得到了迅速發展。該染色工藝具有以下特點: 1.品種適應性較強,適用于棉、麻、粘膠纖維、絲、毛、滌、錦等各種纖維制品的染色。 2.工藝流程短,操作簡便,能耗低,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3.配色直觀,仿色容易。 4.污水排放量小,能滿足“綠色”生產要求。 5.涂料色相穩定,遮蓋力強,不易產生染色疵病。 6.涂料色譜齊全,濕處理牢度較好,還能生產一般染料染色工藝無法生產的特種色澤,對提高產品附加值較為有利。 涂料染色也有不足之處,如機械固著決定了它的摩擦牢度,尤其是搓洗牢度不高,染后織物手感發硬等。盡管近年來新型粘臺劑不斷涌現,牢度和手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它還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染料染色工藝。目前涂料染色常用于棉、滌棉混紡等織物的中、淺色產品染色。 二、染色用涂料及粘合劑 涂料為非水溶性色素,商品涂料一般以漿狀形式供應。其組成有涂料、潤濕劑(如甘油等)、擴散劑(如干平加O等)、保護膠體(如乳化劑EL等)及少量水。涂料包括無機顏料和有機顏料兩大類,無機顏料主要提供一些特殊的色澤,如鈦白粉、灰黑、銅粉(仿金)、鋁粉(仿銀)等。有機顏料提供一系列的彩色。涂料除了在色澤、耐化學藥劑穩定性、耐熱、耐光等性能方面要求與染料相似外,對顆粒細度要求尤其高,一般為0.2~0.5μm,以保證涂料色漿的穩定性和染色制品的摩擦牢度。 涂料染色用粘合劑是在涂料印花用粘合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涂料染色質量的優劣,關鍵在于粘合劑的選用。涂料染色用粘合劑,與印花用粘合劑的要求相同,如良好的成膜性和穩定性、適宜的粘著力、較高的耐化學藥劑穩定性、皮膜無色透明、富有彈性和韌性、不宜老化和泛黃等。對牢度和手感要求更高,并且不易粘軋輥等。根據對涂料印花產品質量的分析(包括牢度、手感、色澤鮮艷度、穩定性等),一般認為聚丙烯酸酯類粘合劑較適用于涂料染色,且大多數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因為它具有皮膜透明度高、柔韌性好、耐磨性好、不易老化等優點。常用的品種有粘合劑LPD、BPD、GH、FWT、NF—1等。也有少量聚氨酯類粘合劑,它粘著力強,皮膜彈性好,手感柔軟,耐低溫和耐磨性優異,但易泛黃,如Y505等。 在涂料染色時,施加交聯劑對提高涂料染色的染色牢度有很大幫助,對耐洗牢度幫助更大。交聯劑使用量一般為2~8g/L,常用的交聯劑有交聯劑EH等。 三、涂料染色方法及工藝 涂料染色主要用于軋染。 1.工藝流程及主要工藝條件 浸軋染液(一浸一軋,室溫)→預烘(紅外線或熱風)→焙烘(120~160℃,2~5min)→后處理。 浸軋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為室溫,以防止粘合劑過早反應,造成嚴重的粘輥現象而使染色不能正常進行。預烘應采用無接觸式烘于,如紅外線或熱風烘燥,不宜采用烘筒烘燥。如果浸軋后立即采用烘筒在100℃下烘干,會造成涂料顆粒泳移,產生條花和不勻,并且易粘烘筒。焙烘溫度應根據粘合劑性能及纖維材料的性能確定,成膜溫度低或反應性強的粘合劑,焙烘溫度可以低一些。反之,成膜溫度高或反應性弱的粘合劑,焙烘溫度必須高些,否則將影響染色牢度。纖維素纖維制品和蛋白質纖維制品涂料染色時,焙烘溫度不宜太高,否則織物易泛黃,并對織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一般情況下若無特殊要求,織物經浸軋、烘干、焙烘后,便完成了染色的全部過程。但有時為了去除殘留在織物上的雜質,改善手感,可用洗滌劑進行適當的皂洗后處理。 2.參考工藝處方 淺色中色 涂料色漿/g.L-15~1010~30 粘合劑/g.L-11020 防泳移劑/g.L-11020 3.工藝實例 19.5tex×14.5tex,39.5根/cm×23.6根/cm,藍綠色純棉府綢 工藝處方(g/L): 涂料藏青83043.6 涂料綠86017.3 涂料元85010.95 粘合劑NF—120 柔軟劑CGF1 工藝流程: 浸軋染液(多浸—軋,軋余率65%~70%,室溫)→紅外線預烘→熱風烘燥→焙烘(155℃,3min)→水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