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化解讀嵌入式紡紗技術——訪武漢科技學院副院長徐衛林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月18日在山東濟寧召開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紡紗技術推廣會,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棉紡、毛紡、麻紡和化纖企業中引發了巨大反響。最近在各地棉紡企業的技術人員中間,見面打聽和議論這項成果的技術及相關細節忽然成為一種時髦。 也許是參加這項技術鑒定的各位資深專家對于技術本身的評價太高,也許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說它既突破了傳統紡紗技術高檔高品質的極限,又突破了傳統紡紗技術對纖維技術等級要求的極限,總之,就連參會的記者也被專業技術人員列為打聽消息的對象。為此,記者對該項原創技術的主要發明人、武漢科技學院副院長徐衛林進行了采訪,并且要求他兼顧讀者的特點,對他們發明的專利技術進行科普式的解讀。 記者:請您簡要地介紹嵌入式紡紗技術,并談談它與其他新型紡紗的區別? 徐衛林:我們在開成果推廣會時,網上就有朋友評論說,嵌入式紡紗是兩個賽絡菲爾合在一起,這個比喻很形象。 但是,表面上看有點像,可從紡紗原理上卻有本質的區別。正如我們能不說,賽絡紡就是兩根環錠紗在一起紡一樣。 我們這項技術的原理是采用兩根長絲和兩根短纖維粗紗須條形成三個加捻三角區,與原環錠紡紗技術只有一個三角區有重大區別。這個變化大大縮短了浮游纖維的握持距離,三角區中增強長絲嵌入式系統定位的運行方式為短纖維提供了成紗的足夠強力,從而大大降低了成紗對短纖維的根數、長度及捻度的要求,從根本上突破了原環錠紡紗的原理及成紗的必要條件。 這里,特別要提一點,雖然我們提出了這項技術的原理和思路,但如果沒有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作為企業家的眼光和魄力,沒有如意集團執行總裁丁彩玲率領具有的強大科研創新能力的團隊,以及如意集團完備的產業鏈結構,這項技術也不會這么快研發成功。因此,這項技術的是產學研完美合作的成果。 記者:為什么會想到這項研究?從什么時候開始研究的? 徐衛林:5年來,我們武漢科技學院一直在關注紡織技術,特別是國際新型紡紗技術的發展,因為紡紗是我們紡織產品的根本,紗線的性能、水平對織造、染整工序以及最終產品的質量、風格有極大的影響。我們對現有的紡紗方法如環錠紡、賽絡紡、賽絡菲爾紡、緊密紡、纜型紡等紡紗方法都曾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并在改善紗線質量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柔潔紡”等研究成果。 記者:您在推廣會上談到這項技術具有節能降耗的特點,據我所知,紡紗工序并不是高耗能產業,您能把這個問題談清楚嗎? 徐衛林:在節能降耗方面可以這樣說,該技術的產品是一種股線結構的紗線,因為紗線毛羽少和條干得到較大改善,可省去并紗、捻線工序,縮短工藝流程 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漿紗的要求,節能降耗。另外,由于細紗紡紗斷頭減少,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當然,針對不同的企業,他們對產品的要求不同,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果,這有待實踐的進一步檢驗。 記者:從嚴格意義上說,這項技術脫胎于環錠紡,它對解決環錠紡的弱點都有哪些新的進展? 徐衛林:環錠紗有許多優點,也存在某些方面的弱點,環錠紡是我們應用最多的紡紗方法,環錠紗是我們用量最多的紗線。環錠紗由于成紗原理的限制,有許多問題最終反映在布面質量上,造成布面的疵病。例如針織產品的“緯斜”問題,就是由于紗線加捻后殘余扭矩形成的,所以“平行紡”“無捻紗”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采用這項技術原理,也可實現低扭矩紗線的紡紗,如將長絲換成反捻的短纖維紗線并設計包覆在紗線內部,加捻后可以形成內芯無捻的紗線。諸如此類,采用這項技術同時喂入原料的不同組合,可以設計、實現多種結構的紗線,從而可以極大豐富產品的花色品種。 記者:這項技術對紡織裝備改造的要求高嗎?一般企業是否可以自行改造? 徐衛林:在現有細紗機上改造也可以,但可能需要專業的紡織機械廠幫助。有些專用部件可能還需要根據機型定制,有一定難度。特別對于棉紡設備,由于牽伸區空間位置較小,而喂入的原料增多,相對于毛紡、麻紡設備的改造就比較困難。 可是棉紡設備改造后可以實現許多其他功能,如部分花式線設備的功能等,因此對企業提高產品檔次、擴大產品的多樣性還是有極大的作用的。這項技術的應用,對前紡的梳并粗工序及絡筒工序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這種技術可能會引起紡織裝備開發的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