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的紡織工業起步較早。西漢時期,臨朐等地所產絲綢已通過“絲綢之路”行銷西域各國。明代初期,濰縣、青州一帶的紡織業已初具規模,當時為土紡土織,以手搖車紡線,以足踏機織布,生產效率低下。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后,機紡棉紗輸入濰坊,土紡紗日趨減少。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濰縣寒亭村張瑞芝從日本輸入6臺足踏織布機,試織寬幅土布,銷路頗佳。據《中國實業志》載:“民國元年,濰縣東鄉織戶從天津購進織機數架,傳習織造方法,出品精良,銷路甚廣。于是繼起者風起云涌,不數年間,沿濰河兩岸穆村、鄧村、石埠、駙馬營、眉村等地,幾無不以織布為業者。”1934年以后,濰縣織布業發展到鼎盛時期,共有織布機9萬余臺,號稱“十萬大機”,從業人員達20萬人,年產布2000余萬匹(每匹約30米),有白布、色織布、條布、斜紋布、蚊帳布等150多個品種。產品除銷本省外,還遠銷河南、河北、甘肅、四川、東北各省等20個省、69個城市和地區。其他各縣紡織業雖有,但為數很少,且系土紡土織,農閑時生產,賴以餬口,形不成產業。1938年,日軍侵入濰縣,機紡紗來源斷絕,城鄉織戶大部停產。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民黨政府接管濰坊,紡織業繼續遭受重創,至1948年濰坊解放前,年產棉布僅3.3萬匹。
建國后,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扶持下,紡織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
1953-1957年,對私營紡織企業及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轉變,廣大職工社會主義勞動積極性空前高漲,1957年完成工業產值6508萬元,1949-1957年平均年遞增36.4%。
1958年4月,濰坊第一個現代化紡織廠--濰坊棉紡織廠動工興建,1959年12月建成投產。但在“左”的錯誤思想影響下,紡織工業出現了“高指標、浮夸風”;加之農業歉收,棉花減產,紡織原料奇缺,有些企業被迫關、停、并、轉。至1962年,全市共關停企業13個,下放職工6905人,占當時職工總數的三分之二;完成工業總產值2140萬元,僅為1957年的三分之一。1963-1965年,紡織工業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停產企業逐步恢復生產,1965年實現工業產值7947萬元。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紡織企業幾度陷入停產、半停產狀態,產量大幅度下降;但在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努力下,個別企業和項目仍然取得了一些成績。濰坊棉紡織廠設計試驗成功“圓盤型抓棉機”;濰坊毛紡織廠試制成功新產品“粗紡毛呢”;濰坊染廠“滌棉染整生產線”建成投產。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貫徹中央“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權力下放,擴大企業自主權,增加了企業活力,紡織工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到1990年,紡織工業主要發生五大變化:
一、生產發展呈高速度。199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09億元,與1980年相比,10年凈增長8.37億元,年平均遞增8.4%(不含絲綢)。
二、生產門類更加齊全。在原有紡、織、印染、針織、絲綢等行業的基礎上,新發展化纖、棉復制品、棉線帶、毛紡織、麻紡織、紡織機械等行業。10年間,棉紗錠從1.47萬枚增加到50.37萬枚;紗產量自給有余,實現了化纖(粘膠纖維)產品從棉短絨到漿粕、粘膠纖維、紡紗、織布、印染加工的一條龍生產。紡織機械、配件也基本上能保證紡織工業的需要。
三、生產手段更加現代化。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引進國外新技術、新設備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新產品開發、科技進步都達到一個新水平。棉紡業采用氣流紡紗、塵籠紡紗新技術;棉織業采用電子分條整經、劍桿、噴氣等無梭織機;印染業實行高溫高壓染色、圓網印花、連續蒸煮、漂煉、軋染、樹脂整理、預縮等新技術;針復制業使用經編機、自動織襪機、電腦控制的提花圓機、橫機和電腦繡花機等先進設備;毛紡織業采用環錠紡、自捻紡以及現代化后整理技術;化纖業充分利用了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設備。
四、企業布局更加合理。1978年以前,大部分企業集中在濰城區。至1990年末,全市12個縣(市、區)都興建起相當規模的紡織企業;鄉鎮、村辦紡織企業更是星羅棋布,以昌邑縣為最。
五、外貿出口迅速增長。1990年完成出口交貨值5.87億元,比1978年的2581萬元增長21.7倍,居濰坊各行業之首。
1990年全市有縣以上獨立核算紡織企業78個,按經濟性質分:全民所有制38個,集體所有制38個,合資企業2個;按生產門類分:棉紡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