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織物的漂白方式
控制pH值,常用活化劑有:釋酸劑如無機銨鹽 能在漂白過程中被氧化成酸的物質如甲醛及其衍生物六次甲基四銨 水解后形成酸的酯類如酒石酸二乙酯等 也可用弱酸如醋酸、蟻酸。另外,加入某些緩沖劑如焦磷酸鹽,可以增加亞漂液的穩定性,避免低pH值時有二氧化氯逸出。
亞漂常用工藝與氧漂類似,可以用平幅連續軋蒸法,也可以根據設備情況采用冷漂工藝。亞漂連續軋蒸法工藝流程如下: 軋漂液→汽蒸→水洗→去氯→水洗。 滌棉混紡漂白織物漂白液含亞氯酸納12~25g/L、硫酸銨(活化劑)5~10g/L、平平加O 5~10g/L,室溫時軋漂白液,100~102℃汽蒸l~1.5h,水洗后在亞硫酸氫鈉(1.5~2g/L)及碳酸鈉(1.5~2g/L)溶液中浸軋,堆置后充分水洗。 開幅軋水烘燥 織物練漂后,平幅織物在軋烘機上烘燥,提供給后續工序如絲光、染色、印花使用。對繩狀加工的織物還需開幅,展開成平幅狀,經軋烘后成為合適的半制品。 a、開幅 開幅時繩狀織物從堆布池中引出,經過導布圈入機,首先受到打手作用,打手由兩根稍呈弧形的銅管組成,它與織物行進方向成反向高速回轉。打手通常有兩個,繩狀織物在打手作用下展開成平幅,打手和導布圈距離應不少于6m,距離過短,繩狀織物不易展開,距離過長,織物因本身重量下垂會使織物的伸長增大。 b、軋水 織物練漂水洗后,織物上含水分較多,在烘燥前應盡可能軋去水分,以提高烘燥機效率,節省蒸汽。軋水機常用立式軋車,這類軋車有二輥及三輥兩種,根據軋水要求配備。軋輥由鐵或鋼制的硬軋輥及軟橡膠、紙粕等制的軟輥組成。軋水時應控制軋液均勻及軋余率,重型軋車軋余率為60%以下,一般軋車軋余率為75%以下。 c、烘燥 常用的烘筒烘燥機以2~3柱立式烘筒烘燥機應用最廣,每柱烘筒數為8~10個。烘燥時織物pH值應接近中性,避免織物烘燥時發脆,否則應重新水洗后再烘燥。 以上所述是沿用多年的前處理工藝,當前國內外前處理工藝是朝高效、高速、短流程方向發展。我國目前多將退、煮、漂三步法改為退煮一浴或煮漂一浴二步法。也有使用高效助劑將退、煮、漂合并為一浴一步法,在滌棉混紡織物上已獲成功,純棉織物一浴一步法也有進展。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大大縮短了工藝流程,減少了單元機臺數,少占廠房面積,還可以節約能源,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從而降低了前處理成本,是一項值得重視和深入研究的新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