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紡織業站在“破”與“立”的十字路口
陜西省紡織協會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陜西省紡織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9.94億元,僅占全國比重的0.33%,排名第20位;全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虧損面達到47.50%,高于全國15.20%的平均水平;紡織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在全國排第18位;企業固定資產增長凈額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看著一串串令人尷尬的數字,我們不禁想問,曾經為我們贏來無數榮譽的紡織業到底怎么了?陜西紡織業發展的出路何在? 落后的原因 談起陜西省紡織業落后的原因,省紡織協會會長李建偉的語氣顯得有些沉重。“這幾年陜西紡織業不能說沒有發展,但發展的規模卻著實讓人高興不起來!紡織是個完全競爭性行業,由于歷史原因,陜西省紡織企業國有控股的占到70%,而在全國紡織工業中,非公有成分已占到95%。國企經營理念和方式相對陳舊,新產品開發應用、市場營銷和融資能力較弱。陜西省與終端市場靠近的印染、針復織、毛紡織等行業過早被淘汰出局,而民營經濟又沒能及時跟上,致使產業鏈斷裂,制約了全行業的發展,喪失了與對手競爭的資格?!? 省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會安說:“產品附加值不高,產業能力不配套,削弱了一些優勢行業的競爭力。我們現在是為別人生產原材料,人家加工成了成品再返回我們這里銷售!棉花等生產材料價格連年上漲,產品價錢卻上不去,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陜西風輪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樹生認為,影響陜西省紡織工業發展速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投資嚴重不足。1990年到現在,陜西省紡織工業固定資產完成年均增長速度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資金的嚴重缺乏制約了企業的技改造、規模擴大和產品的升級改造,全省的紗錠總量只有山東的一個民營企業的三分之一。紡織產業集群建設和民營企業又正處在發育期,規模小,產品單一,檔次不高,產量不大,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西安工程大學一教授說,陜西省紡織科研院所眾多,科教力量雄厚,但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缺乏合作,沒有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體系與機制,科研成果和生產經營脫節,致使陜西省紡織產品特色不強,品牌不名。 幾大因素制約前進腳步 “陜西目前國企比重過大雖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但從另一方面講,說明陜西省市場化進程偏慢!已經改制過的企業中,大多數仍是國有控股,企業管理者在經營理念和方式上沒有實現根本轉變,還在照搬過去的模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企老總說。可喜的是,在國企整體水平全面下滑的同時,陜西紡織工業中的民營企業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頑強地成長起來。省紡織調研組的報告顯示:目前,民營棉紡業在西安、寶雞、咸陽、渭南一線的縣、鎮聚集和發展,也使民營服裝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實現工業總產值約13億元,區域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已顯雛形。 李建偉說,民企對陜西省紡織業的整體拉動力很大,因此形成的產業集群正處在發展和壯大階段。但目前陜西省絕大部分紡織服裝區域產業集群的發展是由民間自發投資形成的,缺乏地方政府具體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存在著自生自滅的危險! “政府在對待紡織產業發展的問題上不能只是說得多,做得少”,陳會安說。 他舉例,眉縣常興鎮有棉紡企業60余家,當地90%以上的財政收入來源于此,但這些企業的建設由于沒有政府的正確引導和科學規劃,難以形成產業園區。咸陽早在2002年就規劃了紡織工業園,但到現在還未解決土地遺留問題,沒有一家企業入駐。 一位民企老總抱怨說:“現在出口退稅比例減少,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銀行把紡織業做為高風險行業加以限制,國內棉價的高位運行,加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政府對本地棉紡企業在投資、稅收、就業、技改資金、土地使用等方面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對外來投資的不少優惠政策本地企業卻得不到。” 走高新功能性發展之路 目前,我國80%以上的紡織產業集中于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和福建等地。隨著沿海地區原料、人工、能源、土地資源的緊張以及當地環境要求的提高,紡織企業必然要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轉移,這對陜西省紡織工業發展不失為一個難得的機遇。 著名品牌策劃專家余明陽說:“陜西的文化優勢是全國任何地方都無法取代的,陜西紡織業決不能走沿海地區發展的老路子,應獨辟蹊徑。發揮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資源優勢與紡織服裝教育優勢,將設計品位和文化優勢相結合?!? 近年來,陜西特色服裝企業發展較快,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功能性防護服裝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成為新的產業優勢。20多家服裝企業已成為國家安全生產檢測中心批準的特種防護服裝定點生產企業,現已形成了年產500多萬件,銷售額3億多元的各類職業裝和特種防護服的能力,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省紡織調研組的專家建議,陜西省未來紡織業發展要堅持提高發展速度與運行效益并重,發揮比較優勢,走特色發展之路。以發展高新功能性紡織服裝產業為方向,做精做強棉紡織業,大力發展服裝業和紡織裝備制造業,積極扶持印染業,開發絲綢毛紡業潛力;加速國有企業的改革重組,鼓勵國有企業通過政策性破產、管理層和職工持股、民營資本收購等多種方式,使國有成份逐漸退出紡織領域;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大型紡織企業集團,打造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培育產業集群,加強行業指導和服務,促進陜西省紡織業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