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用紡織品
--“紡織科技產業化對接會”科技成果(10) 生物醫用紡織品包括機織物、針織物和無紡 織物,所使用的材料包括短纖維、單絲、復絲及復合材料,最終產品范圍很廣,而且新品層出不窮,其中約70%為一次性產品,30%為重復使用產品。 一、生物體植入物的紡織材料 1、醫用真絲紡織縫合線 醫用縫合線是手術中十分重要的縫合材料。據報道,國外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逐步采用編織縫合線,到70年代編織型絲線在醫用絲線中所占的比例已達到70%,在80年代中后期編織絲線已基本取代了捻合絲線,在醫用絲線中的占有率接近100%。目前,國內市場上是單絲型、編織型和捻合型并存,但前兩者所占比例正在逐年提高,特別是編織型縫合線,雖然開發時間不長,但發展很快。醫用真絲編織縫合線是當前國際上在醫療手術中廣泛采用的、較為優異的產品之一,也是醫用絲線升級換代產品。與捻合線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結 構穩定,表面光滑,柔軟性好;打結順利,使用方便;打結后結節小,結節抱合力強,不易松散。 東華大學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著手于醫用編織線的研究,1989年完成上海市科委“醫用縫合線研究”項目,1990年完成原紡織部“可吸收醫用縫合線”項目,1994年完成上海市教委“復合型醫用縫合線”項目,1999年完成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項目“醫用真絲編織縫合線的研究”項目。在此基礎上,與國內生產企業合作,進行產業化推廣應用工作,產品已在國內外銷售,獲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針織醫用內支架 針織醫用內支架包括用于人體內狹窄擴張用針織醫用金屬內支架和用于植入病員病灶的可溶性針織內支架。 針織醫用金屬內支架采用新一代生物醫學工程材料--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絲經特殊的加工技術和后整理技術制成,它不但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而且還具有獨特的形狀記憶特性。當前,國際上流行的金屬內支架品種有:螺旋狀內支架、手工編織網狀內支架、針織內支架、多股編織內支架。東華大學研制的針織醫用金屬內支架其長度根據需要可以剪裁,不會脫散,且邊緣光潔;當內支架在彎曲時,其彎曲部位孔徑不會增大;需要伸長時,內支架孔徑不會縮小,更適合于食道、前列腺手術中。自1996年起,東華大學承擔了原紡織總會的“針織 醫用金屬內支架的研制”項目,率先在國內研制開發出針織醫用金屬內支架樣機及其產品,該項目經上海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國際國內聯機檢索,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東華大學正承擔上海市科委“新一代醫用人體內管道的研究”項目及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研究針織醫用金屬內支架輸送裝置及其產業化。 可溶性針織內支架是通過可降解材料篩選、生物學特性研究和動物試驗,研制出在縱橫向具有很好彈性和良好延伸性的管狀可降解食管網套,將藥物放入網套內,植入病員的病灶,隨著藥物的釋放網套逐漸溶解,直至全部化解,用于血管重建術。通過材料的生物降解與自生食管組織再生,最終食管再生完全替代人工食管。 二、透析過濾用的紡織材料 1、人工腎 東華大學于1974年起參加上海市人工腎透析器攻關組并參與研究我國第一型人工腎透析器,于1978年獲得全國第一屆科技大會獎,該產品在全國各大醫院投入使用。在此基礎上,東華大學課題組繼續堅持對人工腎透析器研究,采用直接溶劑法生產第二型人工腎透析器。其中《溶劑法纖維素中空纖維膜和人工腎的研制》于1988年獲得上海市優秀發明二等獎;《人工腎透析器新材料及制造技術》于1990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994年東華大學課題組研究成功改性聚丙烯腈人工腎透析器,該成果經改進應用于腹水超濾濃縮器,200 0年1月獲教育部科技發明三等獎;東華大學第四型人工腎透析器采用共混聚醚礬,其模擬試驗已達到標準,目前正在進行轉產工作,并在申請專利。 2、血液過濾器 血液過濾器主要用于全血過濾、紅細胞濃縮過濾,去除輸血中的白細胞,目前主要有膜過濾法、非織造材料過濾法。非織造白細胞過濾器以深層過濾的優勢和低成本的特點而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非織造過濾材料是白細胞過濾的關鍵,目前所采取的表面改性技術有等離子體法、(射線法、化學改性法以及涂層法)。東華大學于1998年完成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用于白細胞過濾濾材研制》項目,已探明白細胞過濾理論、濾材結構設計原理以及表面改性技術,研制的全血、紅細胞過濾器,過濾效果理想。經大量實驗表明,等離子體法 濾材具有過濾效率高、紅細胞回收率高、與血液相容性好等特點。經上海市血液中心測試,白細胞去除率高達99%以上,紅細胞回收率高于90%。目前該大學正在進行PBT非織造血液過濾材料的系列化及產業化工藝技術研究。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