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杜珉在近日召開的2001年中國國際棉花會議上預測,未來幾年,轉BT基因棉花(以下簡稱轉基因抗蟲棉)在全國的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據歷史記載,棉鈴蟲一直是危害我國棉花生產的主要害蟲,特別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棉鈴蟲在我國大部分棉區大爆發或持續性發生,給棉花生產造成了災難性損失。1991-1993年是我國棉鈴蟲災害最為嚴重的3年,嚴重影響了棉花單產,降低了植棉效益,挫傷了農民的植棉積極性。 轉基因抗蟲棉在我國一經問世便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我國科學家用了大約10年的時間,完成了轉基因抗蟲棉從研究、試驗、示范、推廣到商業化的過程。我國政府有關管理部門對轉基因抗蟲棉采取積極扶持、遵循程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與穩妥嚴格的管理措施,有利的支持和推動了這項工作的深入發展。 據杜珉介紹,目前在我國種植的轉基因抗蟲棉品種主要有三個品系:一是美國岱字棉系列(新棉33B、32B、99B);二是中棉系列(中棉29、30、32、38);三是國抗系列(國抗12號、晉棉26號、石遠321等)。轉基因抗蟲棉的種植面積在我國迅速擴大,1998年全國的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不到10萬公頃,而在2000年便迅速發展到近100萬公頃。轉基因抗蟲棉占整個棉花種植面積的比例從1998年的2.2%發展到2000年的28%。我國目前所推廣的抗蟲棉總體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抗性表達的時間和空間不一致;二是存在抗性減退問題;三是現有抗蟲棉在其抗性的性狀上比較單一,只對鱗翅目害蟲有殺蟲效果,因而抗蟲棉在棉花生長期間仍要一部分農藥防治其他害蟲。 杜珉認為,未來幾年我國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增加的幅度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我國政府對轉基因抗蟲棉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未來幾年國際、國內棉花市場的供求形勢;轉基因抗蟲棉種子內在品質、種子的經營方式以及服務意識。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