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棉花市場形勢分析及2001預測
收購逐漸進入尾聲,價格下跌;新棉銷售報價呈穩中有跌跡象,成交仍然緩慢。棉紗價格繼續疲軟。國際市場棉花期貨價格全線下跌。預計中后期國內市場供大于求狀況不可避免。 一、生產收購情況 主產區新棉收購工作接近尾聲,據供銷社統計,截止12月30日,全國供銷社系統累計收購皮棉5080萬擔,同比增加545萬擔。其中新疆收購2489萬擔,同比增長21%;內地收購2591萬擔,同比增加5%。 由于天氣轉晴,收購加快,12月份棉花收購價格普遍下跌。目前多數地區328級皮棉收購價在500元/擔以下,江蘇、湖北、湖南略高。由于供銷社棉花收購企業普遍存在地方稅費支出負擔較重的問題,個別地區供銷社棉花實際收購成本高的已達580元/擔以上,嚴重增加了企業的經營負擔。 二、銷售市場 12月上旬,新棉價格保持堅挺,價格最高時,內地329級新棉報價最高達12900-13000元/噸,229級13100-13400元/噸,129級13300-13500元/噸;新疆棉129級車板交貨報價高達12500-12700元/噸。 盡管不少涉棉企業預計棉花價格將繼續走高,但新棉銷售總體比較平淡,分析原因,一是有部分棉麻企業對手持新棉有惜售心理,二是由于紗布價格疲軟,生產中低紗支的紡織企業對新棉價格承受能力降低,轉而主要使用競買的儲備棉,使新棉需求減少。市場甚至出現質量好的新棉有價無市現象。 12月中下旬以后,新棉價格出現下滑跡象。到12月底,329級報價一般在12700-12800元/噸左右。受市場買漲不買落因素影響,紡織企業持觀望態度較多,銷售仍不暢。 12月份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儲備棉平均價格在11500-11800元/噸。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從12月19日起,非紡織用棉企業不能直接在交易市場競賣儲備棉。從近期情況看,此舉對沒有紡織企業會員的個別地區倉庫的棉花價格有一定影響,但對整體價格影響不大,決定儲備棉成交價格的主要因素還是產地、生產年度及倉庫所在地,總體看,主要用棉地區倉庫棉花價格略高于平均水平。 本年度以來棉花實際出口量大幅減少,進口明顯增加。據海關統計,9-11月,全國棉花累計出口2.73萬噸,比同期7.22萬噸減少62%;累計進口1.43萬噸,比同期0.47萬噸增加204%。其中11月當月出現近兩年來首次棉花貿易逆差,出口僅0.29萬噸,而進口為0.39萬噸。 本月國內紗布市場疲軟。純棉普梳紗報價繼續下調,銷售仍然滯緩;32支精梳紗個別企業報價下調,高支紗價格基本穩定。各類坯布尤其是滌棉類產品銷售特別滯緩。紡織企業產品庫存增加,資金緊缺,經營難度加大。 三、國際棉花及紡織品市場 繼11月中旬價格突然上揚后,12月份國際市場棉花價格整體呈穩中趨跌的態勢。雖然現貨平均報價保持在65.75-65.95美分/磅的較高水平,紐約期貨市場棉花價格卻全線下跌。2001年3月份交貨的合約價格從上月末的68.35美分/磅,一路下跌至本月底的62.28美分/磅,下跌幅度達8%;到月底,5~12月份合約都低于當時現貨報價,說明國際棉商對中后期價格期望值已有所降低。 12月下旬,遠東主要港口高等級棉報價情況:美SJV棉74.25美分/磅,澳大利亞棉70.75美分/磅,西非棉報價67.75美分/磅;而1月中旬,SJV美棉、澳棉及西非棉報價分別為68.75美分/磅、66.25美分/磅和64.75美分/磅;而中國新疆棉12月下旬和1月上旬129級報價分別為71美分/磅和70.50美分/磅,229級分別為70美分/磅和69.5美分/磅,報價偏高。據悉,目前韓國開始大量訂購澳大利亞4/5月交貨的新棉,而臺灣棉商近期將注意力集中轉向西非的高等級棉。 國際市場棉紗價格總體基本穩定,個別產品報價同比下跌明顯。12月份國際棉紗指數在97.10左右,與同期的96.78基本持平。 四、產需預測 五、中后期市場形勢預測: 到目前為止,影響中后期市場走勢的一些因素漸趨明朗,跡象也日益明顯。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商品陳棉即將出庫,新棉也將大量上市,中后期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將不可避免。首先看資源情況。根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今年棉花產量在8700萬擔左右,如果確實,新棉商品量應在8400萬擔左右。截止12月底,本年度計劃出庫的1800萬擔國儲棉即將全部進入市場,國家最近又批準后期再出庫600萬擔國儲棉,加上9月份以前出庫計劃跨入本年度執行的200萬擔,本年度投放市場的國儲棉計劃總量達到2600萬擔,也就是說今年還將有800萬擔陳棉商品庫存推向市場。不考慮進口因素及期初商品棉庫存,今年國內市場新增可供資源總量將達到11800萬擔。 其次看需求情況。按照國家統計局統計紡紗產量分析,1至11月全國共紡紗3314萬件,預計全年可紡紗3600萬件,紡紗用棉量預計9000萬擔,加上其他用棉300萬擔,全年棉花需求量為9300萬擔左右。 另外,由于大部分新棉將在春節后進入市場,中后期進入市場的棉花總量要多于用棉量,國內市場可供資源大于需求的局面不可避免。 二是棉紗棉布出口減少,國內紡織品庫存增加,中后期棉花需求有減弱的趨勢。去年,由于棉花原料成本低,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長很快,對棉花的需求也比較旺盛。但自2000年7月份以后,棉紗、棉布進出口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出口增長明顯減慢,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據海關統計,1-6月,棉紗累計出口增長幅度在43%以上,棉布累計出口增幅在15%以上;但7-11月,棉紗累計出口增幅降低為7.5%,而11月當月出口開始出現負增長;7-11月棉布累計出口出現3.5%的負增長,11月當月出口負增長達11%以上。據對工廠抽樣調查,目前一些工廠的棉紗尤其棉布已出現積壓,中后期定單少于同期,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三、國際市場棉紗價格穩中有降,棉花價格出現上漲后勁不足的跡向。近兩年盡管棉花價格波動較大,但國際市場棉紗價格一直保持基本穩定,沒有大的變動??傮w情況是,國際市場棉紗價格指數1998年初為112,之后逐漸下跌,從1998年9月份到現在,一直在100-96之間,很穩定??梢员容^一組數據:2000年1月初,國際棉花價格指數最低為44美分/磅時,國際棉紗價格指數為98;12月份國際棉花價格指數最高為65.95美分/磅時,棉紗價格指數為97。棉紗價格沒有隨棉花價格而漲,反而還有所下跌,說明近兩年來國際紡織品市場需求很穩定,并沒有隨棉花價格的劇烈波動而大起大落。 棉紗價格的穩定,必然對棉花價格的上漲起限制作用,這一點,在最近國際市場棉花價格出現明顯回落中得到證實。由于去年11月份,兩個主要產棉國--中國和美國--因災減產的形勢均比較明顯,國際棉花現貨和期貨價格迅速攀升,短短一個月時間,價格平均上漲了近5美分/磅(相當于人民幣900元/噸)。12月份,國際市場現貨價格維持在65.75美分/磅的高位,但紐約期貨市場價格開始劇烈下跌,3月份合約從12月初的68美分左右跌至1月初的60美分,跌幅11%;今年5-12月份交割合約價格也都低于當期現貨報價。目前,國際棉價已明顯低于國內市場價格,一方面嚴重影響國內紡織品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大進口壓力,許多紡織企業已經積極要求進口棉花。同時,國際市場也出現紗、布庫存增加的現象。元旦過后,現貨價格也開始下跌。國際棉商對中后期國際棉價的期望值已經有所降低。 由以上幾方面因素,可以初步估計,本年度中后期,國內市場棉花價格在目前價位基礎上,下跌的壓力可能要大于上漲的壓力。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