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滄州市海興農場的濱海鹽堿農田調水控鹽技術棉花示范田里,棉花長勢健壯,已裂鈴吐絮,看上去和普通棉田的棉花幾乎沒有差別,很難想象這片棉田所在的土地曾經是“寸草難生”的鹽堿地。近日,耐鹽穩產棉花新品種及濱海鹽堿地障礙消除技術觀摩鑒定會在滄州市海興縣舉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北農業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河北省農業特色產業技術指導總站等單位組成的測產專家組,分別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發的濱海鹽堿農田調水控鹽技術棉花示范田和耐鹽穩產品種冀1518,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發的中棉所9713進行田間測產。
測產結果顯示,濱海鹽堿農田調水控鹽示范田畝產籽棉236.6公斤,比傳統種植對照田畝增產17.2%;運用該技術后,冀1518示范田畝產籽棉262.1公斤,較對照品種畝增產10.8%,中棉所9713示范田畝產籽棉260.5公斤,較對照品種畝增產10.1%,增產效果明顯。濱海鹽堿農田調水控鹽技術顯著降低春季土壤鹽分,顯著緩解鹽堿干旱脅迫,全苗壯苗;示范棉花品種長勢穩健,后期早熟不早衰。
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土壤障礙消減與地力提升崗位科學家、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馮國藝研究員介紹,土壤鹽堿脅迫是制約濱海鹽堿地棉花生產的主要障礙因子。濱海鹽堿農田調水控鹽技術中的“池-田”蓄引水立體生態改良模式,以田間配套渠系、坑塘蓄引淡水、時空調配降水為核心,打破環渤海地區半干旱區降水季節性變化與地下水礦質化特性引起的農田鹽堿旱澇脅迫“頑疾”,有利于改善農業生產環境。該模式立足當地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開發利用降水和地下水資源,對改善土壤理化狀況有利,可實現農田排澇、坑塘蓄水、土壤減鹽、棉花增產的良性發展,為鹽堿地生態持續改良提供了技術支撐。
一般作物在土壤含鹽量達到0.2%就有受抑制表現,但在耕層增墑控鹽技術的加持下,棉花卻可以在鹽度0.5%以下的土壤中正常出苗、生長發育,且棉花根系發達、次生代謝物可以改良土壤,是不折不扣改良鹽堿地的先鋒作物。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付廣研究員指出,耐鹽穩產棉花新品種以及濱海鹽堿地障礙消除技術,不僅為棉花產量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對改善鹽堿地綜合利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河北農業大學馬峙英教授強調,在鹽堿地、荒地等邊際土地種植棉花,能將更多優質耕地用于糧食生產,且棉花本身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通過種植4-5年棉花可顯著降低耕層土壤鹽分,又可種植2-3年玉米等糧食作物,在鹽堿地植棉有重要的生態意義和戰略意義。海興農場的濱海鹽堿地棉花示范田驗證棉花在鹽堿地上發揮的“神奇”作用。
李付廣研究員說,提起棉花,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棉花纖維,其實棉花兼具油用和飼用功能,在鹽堿地種植棉花,除可以畝產100公斤棉纖維外,還能產出150公斤的棉籽,與大豆產量相當。棉籽蛋白是我國第三大飼用植物蛋白來源,棉籽油是我國第四大食用油,且富含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和亞油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充分挖掘棉籽的飼用和油用價值,體現了大食物觀的要求,對于彌補我國飼用蛋白不足,擴寬食用油來源有著重要作用。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魏紅俠表示,河北省環渤海地區有近600萬畝濱海鹽堿地,是極為重要的后備耕地資源和“潛在糧倉”,今后要緊緊圍繞中重度鹽堿耕地改良利用這一重點難題,充分發揮棉花鹽堿地改良先鋒作物的突出優勢,挖掘油用、飼用等多功能增值潛力,為鹽堿地開發利用和保障糧食安全供給提供技術支撐。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C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投稿郵箱:gao@sinotex.cn
市場合作:market@sinotex.cn
客服專線:0532-66886655
投訴建議:1785284143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魯B2-20150058號 | 青島網監備案號:37021202000115 | 魯ICP備15026196號 | 營業執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5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