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第一個體現“綠色稅制”的綜合稅種,環保稅平穩實現了排污費“費改稅”并順利完成首年征收。2018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全國共有76.4萬戶次納稅人順利完成稅款申報,累計申報稅額218.4億元,其中減免稅額達68.6億元。環保稅征收對于實現重點污染物減排目標、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效應初步顯現。
業內認為,環保稅順利開征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目前在征管過程中仍存在多個“攔路虎”。下一步深化改革,應提高排放數據的真實性,避免簡單粗暴“一刀切”,強化數據共享,實現更大力度專業化征管,加強環保稅與排污權交易的協調性,進一步完善環保稅制度體系。
減排促轉型效應顯現
2018年1月,我國首部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在全國范圍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大類污染物、共計117種主要污染因子進行征稅。
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負責人近日指出,經稅務總局與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持續協作,上下聯動,平穩順利完成了環保稅的稅費轉換。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有76.4萬戶次納稅人順利完成稅款申報,累計申報稅額218.4億元,其中減免稅額達68.6億元。
從應稅污染物類型看,2018年前三季度對大氣污染物征稅135億元,占比89.8%,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般性粉塵合計占大氣污染物應納稅額的85.7%;對水污染物征稅10.6億元,占比7.2%;對固體廢物和噪聲征稅4.7億元,占比3.0%。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環境保護稅主要通過構建“兩個機制”來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其中之一是“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減排激勵機制。環境保護稅針對同一污染危害程度的污染因子按照排放量征稅,排放越多,征稅越多;同時,按照不同危害程度的污染因子設置差別化的污染當量值,實現對高危害污染因子多征稅。
環保稅征收對于鼓勵達標排放的激勵作用也已凸顯。以京津冀地區為例,環保稅開征以來,地區二氧化硫同比下降了2.2萬噸,降幅達22.7%;氮氧化物同比下降了3.5萬噸,降幅為13.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最近數據來看,環保稅征收以來,減排效應明顯。“隨著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中央環保督察和環境追責力度加大,我國環境保護格局已經處于歷史性轉折時期,疊加環保稅征收,對于環境改善和企業轉型升級都將產生相得益彰的促進作用。”
2018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享受達標排放免稅優惠的城鄉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累計免稅27.3億元,占減免稅總額的40%。
“在環保稅機制作用下,環保達標企業的稅收負擔沒有顯著增加,在稅收優惠的激勵下,這些企業更有動力主動進行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從而享受更多的稅收減免。”盤和林說,而一些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稅收負擔則明顯加重。企業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要在維持原狀從而長期繳納環保稅和引進治污設備、升級減排技術從而付出短期成本但長期享受收益之間進行權衡。這就是環保稅通過稅收杠桿倒逼企業治污減排的含義。
避免簡單粗暴“一刀切”
不容忽視的是,由于我國環保稅作為一種綜合性的環境稅稅種,可以借鑒的國際經驗很有限,而且從費到稅的轉變涉及許多相關部門的協調,在具體征管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有業內人士坦言,征收環保稅,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環保投資加大,壓力很大。希望地方政府在征收環保稅時,避免簡單粗暴“一刀切”,對于達標的企業,給予適當減免或退稅獎勵,從而達到激勵的作用。
盤和林指出,通過環保稅來倒逼企業改進技術設備、實現綠色轉型,盡管從全行業、全社會的角度來看是好事,但是具體到單個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它們首先感覺到的可能是經營成本的增加。“同時,對環保的投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擠占部分企業對技術研發的投資,這對企業提升技術競爭力和長遠發展形成壓力。建議在征收環保稅的同時,有關部門還應當加大在其他領域減稅降費的力度,讓企業在積極治污減排時沒有后顧之憂。”
“事實上,達到環保標準的企業,可以享受到稅收優惠,但是這種‘獎勵’更多是相對意義上的。征收環保稅的目的是減少全社會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讓每個企業都嚴格達到環保標準目前還有一定難度。因此,對于治污減排能力強的企業,應該支持其從中獲利,對于暫時引進和升級治污減排設備有困難的企業,也不必急切地要求其整改,而要循序漸進。”盤和林說。
“征收環保稅的目標就是為了引導企業節能減排,通過對排放源差別化征稅,多排多繳,少排少繳,實現獎優罰劣,增加排污成本,為減排創造更多的動力。”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指出,未來環保稅將會出現更多的差別化,在單個企業繳納環保稅方面,排放高和排放低的企業將會存在較大差別,這也會增加企業減排動力。
深化環保稅體系改革
在馬軍看來,“費改稅”之后,最大的挑戰之一還有排放數據的真實性,必須要有準確的污染物排放量監測信息,方便環境部門和稅務部門銜接,識別異常申報。但這是一個挑戰,也對環境監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還有不少專家指出,提高數據及時共享能力,實現更大力度專業化征管,進一步完善環保稅制度體系,成為下一步環保稅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常紀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我在基層調研時發現,環保稅在征收過程中,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數據共享和及時性問題,應進一步改善。根據環保稅法規定,部門數據應實現共享,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環保部門還很難從稅務部門及時拿到數據,未來應加強相關方面的機制建設。”
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高萍看來,環保稅征收范圍涵蓋幾大類不同污染物,征管工作相對復雜,需要順應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時代要求,更多尋求與我國稅制相適應、相匹配的信息化現代征管方式。“環保稅作為調節性稅種,它的作用能否發揮,除了名義稅率外,與征管力度密不可分。面對跨部門監管合作難、企業信用信息和環保信息可能失實、應稅污染物范圍較小等問題,宜在下一輪改革中加大力度實現稅務部門專業化征管,讓環保稅更好地助力經濟社會轉型。”
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林軍表示,企業在過去繳納排污費時,不涉及行政處罰,但在繳納環保稅時,就有了稅收征管法和刑法的約束。李林軍建議,所有企業都應充分重視內部合規管控,盡量防范和化解稅務風險。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環保稅順利開征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下一步還要健全問題響應處理機制,及時分類分級研究處理基層落實難題和納稅人意見建議。財稅、環保部門要持續跟蹤做好改革政策效應分析,分區域按照納稅人行業、規模、污染物排放類型、污染源劃分標準、典型企業類型等,多維度精準分析減排效果,為國家環境治理決策提供支撐,為進一步完善環保稅制度體系打牢基礎。
盤和林指出,我國目前已經在推行排污權交易權試點,開征環保稅意味著企業可能出現同時適用兩種政策的情況。目前的規定是,有償取得排污權的單位,不免除其依法繳納排污費等相關稅費的義務。如果企業負擔較重,那么對二者進行協調就很有必要了。未來在環保稅法進一步完善的過程中,或許可以進一步體現環保稅與排污權交易的協調,對排污權交易給予適當優惠,讓二者共同服務于治污減排、改善生態環境的大局。
原標題:污染減排效應顯現 環保稅征收仍有多個“攔路虎” 要避免簡單粗暴“一刀切”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C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投稿郵箱:gao@sinotex.cn
市場合作:market@sinotex.cn
客服專線:0532-66886655
投訴建議:1785284143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魯B2-20150058號 | 青島網監備案號:37021202000115 | 魯ICP備15026196號 | 營業執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5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