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工回來了!通常,商丘采棉工到新疆采棉需要勞作2個多月時間。中秋季節去,初冬季節回,連去帶回的路上都算日子,也就是70多天的時間。而在新疆哈密的采棉工不一樣,因為哈密棉花比往年減產,今年商丘籍采棉工一共才60天就回來了。
采棉工是艱辛的。他們背井離鄉、拋家別親,把心血和汗水拋灑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把勞動成果帶回家鄉。進疆時他們興高采烈,滿懷希望和夢想,如今,他們回來了。他們付出勞動和汗水,收獲滿足和幸福。同時,他們也為家鄉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聞知他們采棉歸來,記者再次前去采訪。11月15日傍晚,記者匆匆趕赴商丘火車站迎接采棉工們下車,聽取他們講述采棉過程中的點滴,見證他們回到家鄉的喜悅心情。
離家六十天真的好想家
11月15日下午5時許,k538次列車徐徐停靠在商丘火車站。車剛停穩,從列車上陸續下來20多名扛著大包小包的農村婦女和農村漢子。他們,就是從新疆采棉歸來的睢陽區和梁園區的采棉工?;蛟S,他們是商丘回來比較早的采棉工。
“我的娘嘞,告底(方言:終于的意思)到家了……”從火車上下來,梁園區水池鋪鄉的的張體峰夫婦來到月臺上喘口氣。
“呦,記者又來接俺來了,別拍了,別拍了,到家了。在新疆拍的不少了。”看到記者拍照,老兩口一邊放下行李,一邊微笑著拒絕。
張體峰、張清芝是一對年過花甲的老夫婦。同時,也是一對采棉老將,更是一對有11年采棉歷史的高手。1個多月前,記者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區牛泉灣鄉黃蘆崗村棉田里采訪時,有幸結識他們。
“俺的手機都沒有電了,你上哪聯系上俺呢!”采棉工陳繼秀對記者說,“我的天啊,你在新疆采訪時說接俺回家,沒想到你真的來車站接俺們來了。”看到記者的到來,采棉工像是看到家鄉的親人一樣,格外親切。
的確,3天前,記者從帶班人丁培峰哪里得知采棉工要回來的消息,15日有望到家。但丁培峰不和采棉工一塊回來,他去寧夏要賬。因為夏天他帶領民工們去寧夏采枸杞,寧夏那邊還欠著工錢。然后,老丁把采棉工老周等人的號碼給了記者。但記者3天來不斷給已啟程的采棉工聯系,不是無法接通,就是關機。直到15日下午1時許,記者才與張體峰的老伴張清芝取得聯系。但就說了兩句話,電話就沒電了。
得知記者要采訪從新疆回來的采棉工,商丘火車站工作人員給采訪提供方便,才使得沒有車票的記者順利來到月臺,等待載著采棉工的列車徐徐進入商丘站。列車還沒有停穩,記者就看到車廂內扛著包裹排隊下車的張體峰夫婦。
“真的好想家,我這是第一次出遠門,家里上有70多歲的父母,下有不滿10歲的孩子。連做夢都是回家、回家。”今年34歲的梁園區李莊鄉采棉工沈鳳云一邊邁著匆匆的腳步,一邊對記者說。
來到出站口排隊出站,記者和梁園區觀堂鄉的張云良夫婦搭訕。“整天盼著回家、回家,在棉田里掰著指頭算回家的日子。俺兩口子就想家里的小孫子,孫子今年6歲了,在家里天天跟著我們睡覺。”
從出站口出來,商丘的天空已暗下來。記者提出給采棉工在火車站廣場上合個影,但采棉工們紛紛拒絕。“不照了,不照了,趕緊回家?,F在俺們就是歸心似箭!”說完,大家放快了回家的步伐。
苦累沒少受收入不算多
“地方多了。”觀堂鄉的采棉工張云良自言自語。
問及采棉的收入,幾名采棉工紛紛搖頭。“今年不行,哈密那邊的棉花減產,雖地老板打了催熟劑,但棉花開得不好,摳都摳不出來。俺倆算是快手,總共才拾6噸多花,一共才1萬2千多塊錢。”張體峰夫婦介紹說。
“工錢沒有欠,都發給俺了,現金,俺不用銀行卡。俺都在身上帶著呢!不要緊,俺藏得嚴實!”老實巴交的采棉工們,還是喜歡用現金給他們發薪水。只有手里攥著嘩啦啦的票子才把心放在肚里。幸虧現在鐵路治安比較安全,他們才得以安全返鄉。
但不是所有的采棉工都有這份“蛋糕”,更多的采棉工沒有這么幸運。“我不沾(方言:不行的意思),手慢,總共才掙了4000多塊錢。因為帶班的老板有規定,一個人拾夠3噸花才給報銷來回路費。我沒有拾夠3噸,老板給報銷一個半程的路費。”采棉工沈鳳云說著,唉聲嘆氣。
“她不算最少的,最少的2個月才拾3000多塊錢。唉!都不夠受罪的錢。”張體峰對記者說,“俺老兩口畢竟拾花10多年了,有點經驗,手快。俺這一班人,俺兩口是比較多的了,還報銷了來回路費。”
談及采棉回來的感受和來年的打算,張體峰夫婦說:“后悔啥?咱不后悔。在家閑著沒有誰給咱一個。明年再說吧,不能再跟今年一樣吧!”
晚上5時40分許,終于等來了26路公交車。上車后,按照規定每個人3元錢,但張體峰夫婦帶著行李,被加收了1元錢。在車上,張體峰的老伴用手機撥通大兒子的電話,讓他們在王樓鄉政府附近接他們回家。
晚6時許,夜幕中,張體峰老兩口坐上兒子的三輪電動車,另外一名采棉工也順路搭乘回家。從這里距離他們家——水池鋪鄉高莊村,還有3公里的路程。
“俺回家了,俺孫子在家等爺爺奶奶呢!”夜色中,老兩口和記者揮手告別。
下午5時許,商丘的天空飄起毛毛細雨。張體峰夫婦和另3名采棉工出了站臺,來到附近的公交車候車廳等車。在這里,他們要等26路公交車,在梁園區王樓鄉政府附近下車,然后再乘坐家里來接他們的電動三輪車回家。
26路車相對比較稀少,細雨蒙蒙中,采棉工們翹首以盼。這期間,給記者采訪提供了時間。“不能打的回家,咱就掙這幾個錢,才不能亂花嘞?;丶矣缅X的
采棉工多了棉花減產了
來回奔波萬里之遙,為的是掙下辛苦錢補貼家用。那么,在新疆南疆地區采棉的采棉工收入怎樣呢?15日晚,記者通過網絡采訪了正在新疆輪臺縣輪南鎮采棉的采棉工。民權縣野崗鄉的采棉工劉艷梅等人告訴記者,他們再有10天左右就能回家了。比起去年,要提前回家半月時間。這是因為,輪臺縣的棉花采摘已接近尾聲。
“現在看情況,每名采棉工平均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與去年相比相差不少。手快的、收入多的采棉工,大約能拿到1.2萬元左右。采棉工們反映,收入普遍低于去年。”劉艷梅對記者說。
去年,劉艷梅也是在輪臺縣采摘棉花,采摘大約70天,收入1.5萬元。今年還抱著這個數目再次進疆淘金,但收入與往年相差甚遠。
和劉艷梅一樣,在沙雅縣采棉的民權縣程莊鎮采棉工李艷麗也感覺今年掙錢不理想。李艷麗今年只有17歲,跟著表嫂進疆,臨來得時候,表嫂告訴她“受罪2個月,掙錢1萬多塊”。但現在看來,1萬元離自己太遠了。
“俺再有十幾天都回家了,估計能掙錢8000元左右?,F在這里的天冷得很,特別是早上起來,棉花朵上面一層霜雪,帶著手套拾花,手里就像抓一個冰疙瘩,手被砸(方言:冰鎮的意思)得生疼。”李艷麗說。
在阿克蘇市棉田里采棉的寧陵縣華堡鎮采棉工秦傳英告訴記者,連日來,阿克蘇市遭遇強風降溫天氣,一早一晚,溫度都在零下五六度,采棉工的出工時間也不再那么早了。去得太早了,在棉田里,采棉工的確凍得受不了,有時間烤一會兒火再開始干活。
作為家鄉人,我們衷心祝福歷盡艱辛的采棉工們早日返回家鄉,早日投入家庭的懷抱。
來源:京九晚報
標題:商丘采棉工采棉歸來
資訊權限圖標說明:
1、紅鎖圖標: 為A、B、C等級會員、資訊會員專享;
2、綠鎖圖標: 為注冊并登陸會員專享;
3、圓點圖標: 為完全開放資訊;
本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錦橋紡織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錦橋紡織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錦橋紡織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及投稿事宜,請聯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投稿郵箱:gao@sinotex.cn
市場合作:market@sinotex.cn
客服專線:0532-66886655
投訴建議:1785284143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魯B2-20150058號 | 青島網監備案號:37021202000115 | 魯ICP備15026196號 | 營業執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5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